山环水绕俺种田_作者:夏天水清凉(82)

  昨晚孩子们都睡得很好,并没有被曾大树的叫喊声和赵杏花的哭喊声所吵醒。一边打着小哈欠,一边起chuáng穿衣的巧巧不会想到因为她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提议,竟然让曾大树在昨天一天中就经历了两次大喜和一次大悲,她也不会想到因为曾大树的大喜,赵杏花也经历了一次大悲。

  一个人,不管你是哪个社会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你可能可以预测到一件事qíng的最终走向,但是你绝不可能完全预测到一件事qíng的全部经过。巧巧开始向曾大树提议要在乌山村里开一个小杂货铺子的时候,她完全没有想到,原来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子居然会这么难,竟然还会有很大的风险,好在她有一个能得贵人相助的爹,他们家在乌山村里开小杂货铺子这件事才得以拨开云雾见日明。

  “娘,早!”巧巧神清气慡地端着洗脸的木盆来到厨房,和正在忙碌的赵杏花打招呼。

  “巧巧,起来了?昨晚睡得踏实不?”赵杏花状似无意地问道,其实她心里有些紧张,她担心昨天晚上她的哭闹和曾大树的叫喊把孩子给吵醒了,所以早上的时候,她对每一个孩子都问了这句话。

  “嗯,我睡得挺踏实的,娘,你睡得好不好?”巧巧神qíng自然地回答道,然后赵杏花总算是放下心了,心想:孩子们都睡得很好,还好没有被她和曾大树给吵醒。

  “嗯,娘睡得也好。”赵杏花轻松地说道。

  赵杏花给巧巧舀了一瓢热水和半瓢冷水,然后,巧巧就有些吃力地端着木盆去院子里洗脸去了,虎子、小峰和小山还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念书,小燕因为前几天过了生日已经开始吃九岁饭了,所以现在赵杏花除了每天让她练习fèng补衣裳,还另外给她找了一项新的活计,那就是织布。

  现在,每天早上吃早饭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小燕的织布时间了,吃完早饭后,小燕除了要和赵杏花一起cao劳家务活以外,就得全身心地投入到fèng补衣裳的活计里去,因为赵杏花发话了,以后家里fèng补衣裳的活计在巧巧长大以前就都是小燕一个人的分内事了,赵杏花她自己就不cha手了,如果小燕fèng不出衣裳来,那么全家人就没有新衣裳可以穿了。

  赵杏花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她实在是拿贪玩的小燕没有办法了,一个就要长大了的女孩子怎么能不会fèng补衣裳呢?所以赵杏花就只能采用这种qiáng硬的压迫手段了,毕竟乌山村里的女孩子到了十七岁年纪就该成亲了,而且还要提前几年定亲,而只有会织布、会fèng补衣裳的女子才会被称赞心灵手巧,只有心灵手巧的女孩子才能找到好的婆家,以及被婆家所喜欢。

  织布和fèng补都是熟能生巧的活计,一般女娃娃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被家里人督促着学习和练习了,这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习俗了。在赵杏花的qiáng权压制之下,小燕以前fèng补衣裳时的心不在焉的毛病已经去除了,这几天也再没有被针扎到手指头了,赵杏花对她的良好表现很满意,昨天下午还承诺如果小燕fèng补完了十件衣裳,就放她出去玩一个下午。

  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曾大树把家里决定要开杂货铺子的事qíng向孩子们宣布了,并且嘱咐他们不要往外说,赵杏花还特意叮嘱了小山,若是他敢把这事说出去,就要狠狠地打他一顿,吓得小山把脖子一缩一缩的,脸上还带着一些不服气,但是却不敢说出来,那样子委屈极了。

  赵杏花和曾大树两个为了方便商量事qíng,两人夹了菜就单独坐到院子里吃去了,巧巧仗着自己年龄小,也端着碗颠颠地跑去了,赵杏花和曾大树看到巧巧跟过来了,倒也没有在意,毕竟越小的孩子就越容易好奇,他们对巧巧的嘴巴还是很放心的,两人自顾自地着急地商量着开杂货铺子的事qíng,毕竟曾大树早出晚归的,两人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坐在一起商量事qíng。

  “杏花,家里还有多少钱?”曾大树关心地问道。

  “一千五百五十八文。”赵杏花清楚地说道。

  “嗯,加上我这个月的工钱和卖菜的钱,总共两千五百五十八文,我估摸着买平板车和进货应该差不多够了,你一会儿给我六十文钱,我身上还有五文钱,买平板车应该够了。”曾大树说完,往口里拨了一大口饭,等着听赵杏花说。

  “行。还有,我今天会把进货的细账都算出来,晚上再告诉你。”赵杏花简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