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尚大将军这么说,底下还是有几个将军不愿打了,一是保存自己的兵力,二是怕打狠了影响皇上的和谈,到时候背上黑锅,虽然这些将军是武人,但也不是一根筋,还是有几根肠子打了弯的。
就连鹰子上面的吴将军也起了这样避战的心思,反正要和谈了,打了也算白打,而且最近燕国最多就是万把个人的规模,跟之前的不能相比,自己就不出头了。别人想打就给别人打去。
“据斥候来报,前方又有小股燕国贼兵来犯,你们谁可出战?”尚大将军大喝一声,眼瞪着下面的将军。
这要是以前,只要自己问谁可出战,下面一定是呼啦全都站了出来,但是现在只有两人站出来,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杨孝天。
自己儿子是理解自己的意思的,上面和谈是上面的事,边疆打仗是自己的事,不能因为上面和谈就看着燕国贼兵过来侵犯而容忍。
孝天是听了柳柳的分析,知道燕国这样其实也是为了和谈的时候取得主动权,所以,我们在边疆更要好好打,打的燕国贼兵落花流水,皇上那边更是好谈。对将来的天朝更为有利,所以,只要燕国贼兵在和谈时候来犯,就更要狠狠打。
尚大将军失望的看了那些将军一眼,这么容易被影响,听到皇上说和谈,连打的勇气都没了。算了,好在还有儿子跟杨将军。看来,以后还要把所有校尉叫过来,就不信这些将军手下的校尉也都这么想,也乘机看看,还有多少好苗子,有机会该替换的替换了。尚大将军盘算着。
孝天被尚大将军派去跟燕兵打仗去了,柳柳没有跟着去,这一场战争不会有多少悬念,孝天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柳柳留下来去找了鹰子。
“姐,为什么现在不打了?难道就这么算了?我们的仇不报了?”鹰子愤愤不平的很,打就打,好好的和谈gān嘛?鹰子跟着姐姐到了偏僻的地方说着自己的不满。
“鹰子,只要打下去,就一直有天朝的儿郎死在战场,就有报不完的仇,这样下去,天朝跟燕国打的两败俱伤,也许最后就便宜吴国,齐国了,他们这些年发展生产,百姓丰衣足食,再看看我们天朝,几乎家家死过儿子,你以为大哥死了,爹娘想的是给大哥报仇吗?
你错了,爹娘想的不是给大哥报仇,而是不希望再失去别的儿子。你自以为上了战场,爹娘会跟你一样开心吗?爹娘背地里也不知道哭了多少。爹娘的心思其实也是天朝所有父母的心思。
燕国欺负我们天朝的时候,我们不能退缩,退缩就会被欺负至死,不过,燕国现在想和谈了,说明他们也打怕了,怕再打下去,燕国也同样经历跟天朝一样的困境,就是失去民心,国家积弱,这时候要是还不知死活的打下去,也许我们都会成为亡国奴,成为齐国或者是吴国的亡国奴。
别看着齐国跟吴国现在跟天朝友好,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正如燕国如今跟天朝一样,需要合作,需要恢复国力,最好就是议和。”
柳柳给鹰子分析着。柳柳是杨将军的亲兵,而鹰子是杨将军的亲戚,大家也知道的,上次还吃过杨将军家带过来的ròu松ròugān,香肠呢,还喝了白酒,所以柳柳过来找鹰子,并没有人奇怪。
“可是,既然燕国想议和,为什么又要跟我们打?”鹰子不能理解。这是什么道理,和就和,打就打,怎么还一边着,一边谈着和的?
“鹰子,这是一种策略,燕国还想着他们打的我们节节后退,能在谈判的时候,增加筹码,获得更大的利益。比如他们先打下我们一座城池,到和谈的时候,他们会以这个城池为筹码,要我们天朝给他其他的利益,或者燕国会这样想,我们还这么厉害,还这么能打,我们来跟你议和是给你面子,你识趣的就好好听我们提出的条件。
所以,我们作为军人,不要多管朝廷上的风云,管好我们自己的边疆,只要有贼兵进犯,就狠狠打,我们打的越狠,朝廷和谈起来也会越顺利。我们皇上也会骄傲的跟燕国人说:我们天朝的将士都很厉害,想和谈就老实点,不想和谈我们也不惧。这就是皇上的态度,要不然,尚大将军也不会说只要有贼兵来犯,就狠狠打这样的话了。
也许现在不少将士都有了退意,想着马上就要和谈了,能不打就不打,哪怕燕国来犯,不就一两个废城吗?想要就给他,免得打死了也是白死。都想着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