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农家大嫂_作者:王婆种瓜得豆(89)

2016-09-29 王婆种瓜得豆

  “孝文,还走的动啊?”柳柳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看孝文一个小孩子,平时不怎么走这么长的路,也怕他吃不消。

  “我不累!我自己能走!”孝文感觉这样走路,身上已经热乎乎的,感觉比睡在chuáng上好点。

  “走不动就讲,不行就坐板车,歇会后再走,要是不走路,光坐板车的话,要冷的多。”柳柳跟孝文jiāo代着。板车跟牛车不一样,牛车四周做了车厢,也挡风,板车就是木板做成的简易手推车,就是用于运货的,哪有车厢挡风?

  “知道了!”孝文回了一句,孝文的心已经有点相信大嫂的钱应该是这个板车上的香肠挣来的,而不是赌钱来的。对柳柳的态度在悄悄的改变,而孝文自己并不知道。

  到了镇上,柳柳带着孝全孝文跟哥哥们刚刚到了迎香居,就看到迎香居的掌柜急忙迎了出来。

  “你们可来了,我们刚刚收到当家的信鸽,说是还要定1000斤,这个香肠在京都卖的十分紧俏。严重缺货。杨大嫂,这个是当家的要我给你的1000两银票,除了上次我们当家的要的1000斤香肠,你们回去尽快再做1000斤,急等着要呢!”

  这个掌柜的是林亚轩请来做迎香居的掌柜,叫林杰,二十几岁。跟柳柳接触之后,知道柳柳是杨家的大媳妇,就称呼柳柳为杨大嫂了。

  “知道了,我们会尽量快点做好送给你们,不过,你帮我跟你们林当家的说一声,这个香肠到过年前十来天的样子,我们就不打算做了,要做也是要到明年入冬的时候。就跟你们当家的说物以稀为贵。”柳柳接过1000两的银票的同时,也说清楚自己的打算。

  这样做既有有利于保持香肠的高价,也可以让爹娘他们休息了,还有等过了年,天气回暖,做出来的香肠就容易坏,不宜保存,不如不做,还能保证来年香肠的紧俏。这就是自己想的,要做的好,也要做的少!有钱人吃的不过瘾,才会惦记。

  “我会把话带给我们当家的,林二,王来富,赶紧带人把这批香肠快马送到大当家那边去!”林杰一边吩咐一边动手带头卸柳柳送来的香肠,一起装在边上等着的马车上。

  送完香肠之后,哥哥们推着另一板车的猪ròu去了菜场,而柳柳则是带着孝全跟孝文一起进了宴宾楼,把带来的猪大肠跟大蒜给了他们。过称之后,给了柳柳500文钱。柳柳今天手里就收了1000两银票加这边的500文钱。

  孝文看的呆了。被刺激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大嫂是这样挣钱的。这个香肠竟然卖一两银子一斤,那上次大嫂带回家的香肠起码也要有十两银子的价钱了?想到这儿,孝文倒吸了一口凉气,惹的自己呛咳起来。

  “孝文,是不是难受?走!我带你去看大夫!谁叫你不听话,放着新被子不盖,自己受罪了吧?”柳柳一边给孝文轻轻拍着后背,一边如长者那样的说着这个倔qiáng的孩子。

  孝文憋得脸红红的,也不顶嘴了,乖乖跟着柳柳出了宴宾楼,去看大夫。王掌柜的看柳柳要带孩子看病,也没有留她。

  柳柳跟孝全带着孝文进了一家医馆,里面有两个大夫在看病,一个是50来岁的老者,一个是二十几岁的年轻男子,柳柳自然是带着孝文到了老者这边看病了。

  “孝文,坐下来,把手给大夫。”柳柳让过来,叫孝文坐在老中医的前面。

  老中医看了柳柳一眼,还是给孝文仔细的搭脉了,也看了孝文的舌苔,还问了不少问题。

  终于是看好了,说是得了风寒。开了药方,柳柳拿着药方到了隔壁的药方给孝文抓了7天的药量。药店把每天的药分别包装好,回家每天熬一包分三次喝就行了。

  孝文看到自己这一次生病连看病再加抓药的钱,竟然花了2两银子,都够家里吃一个月的了,心里十分自责。看病出来后闷着不说话。

  路过镇上租牛车的地方,柳柳要打牛车送孝文回家,毕竟他生着病,来的时候也走了1个来小时的路,回去不能这样累了,累狠了也怕他吃不消。

  “孝文,累了吧?我们坐牛车回家!大叔,送我们到离村。是不是40文钱啊?”柳柳还记得上次送自己回家的那个赶牛车的大叔。

  “嗯,还是40文钱。”大叔笑呵呵的回答,有生意上门能不高兴?

  “我不坐牛车,我走回家!”孝文这孩子心疼钱了,刚刚自己看病就花了2两银子,心里也知道大嫂应该是为了自己才要坐的牛车,自己觉得还能走,不要花那40文钱的。说完就闷着头加快速度朝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