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还没有填完词的缘故,这首歌贺瑜柏是用哼唱的方式来完成的,虽然没有填词的歌曲听起来有些飘渺。不过,反而因为这种没有词句的表达方式,使这首曲子风格偏向於缠绵古风的歌曲越听越有味道,萧衍觉得,这首歌的词要是选人来填的话,也要尽量平淡的好,这样才能体现出来这首歌曲的原汁原味。
第一首歌是主打的中国风,再听第二首,这首风格却与之前的明显迥异。曲子轻快,偶有爆发xing的节奏,有种中世纪的欧洲古典风的味道。曲子中柔和了很多的钢琴元素,萧衍能够听出来的就有肖邦的圆舞曲系列,小夜曲,还有门德尔松的一些钢琴曲子片段。以前真的从来没觉得,这几首舞曲掺杂在一起,居然给人一种很华丽的味道那。
如果说听第一首曲子的时候萧衍在眼前直接出现的画面是《牡丹亭》中的李香君那缠绵悱恻哀怨非常的爱qíng故事,听第二首曲子的时候,萧衍直接的以为自己跳到了《名利场》中上流社会的华尔兹舞会,女主角贝基在舞会上竭尽所能的接近一切的贵族子弟,用自己的俏皮与可爱收获满含yīn谋与富贵的爱qíng。
怪不得贺瑜柏非要把这几首歌曲全部拍摄成MV呢,这几首歌真的是非常的,有画面感。如果能够加新创意全部拍成MV的话肯定会很漂亮,在现在国内的唱片市场估计也能造成不小的轰动。实话说,现在国内的MV鲜少有拍摄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而且故事xing大多不qiáng,或许,这几首能成为创新也说不定。
几乎上不用听后面的曲子,萧衍就已经拍板决定了同意贺瑜柏的全部策划。萧衍很喜欢那种和歌曲紧密结合的画面感,像是以前令他印象深刻的两首MV曲子,一首是《发如雪》,另外一首是《千里之外》,这两首曲子萧衍都是通过看MV才认识并且熟悉的,他对这种在几分锺内就可以演绎一个主题或者是人的一生的拍摄方式,感觉到有点像是拍摄电影一样新奇。这种有点像是西方歌手爱拍摄的音乐录影带一样的表达方式让萧衍深为迷恋。
等等,音乐录影带?萧衍心中一亮:自己都在这里想了很多种能够将音乐故事拍摄成音乐录像带那样的方式了,那为什麽不gān脆一点,直接拍成音乐电影呢?萧衍看着手中的CD,露出了一个微笑,贺瑜柏的音乐足够jīng彩,或许自己突发的这个主意,才是最好的诠释这张专辑的办法那。
音乐电影,不是像《红磨坊》和《妈妈米亚》那样的音乐剧,那样的电影突出的多是剧qíng本身而不是其中的音乐,而如果拍摄成剧qíng连贯的音乐录像带+电影这样的作品的话。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将每一首jīng彩的歌曲拍成MV,这几首MV又延续着相同的故事发展脉络,互相是个体,也可以组成一部电影。
而且,如果编出来的剧qíng足够吸引人的话,将音乐电影放到一些校园线中去放映也是没问题的。想想看,一张专辑,不是买来听,而是去电影院或者在DVD中放来听,制造出来的舆论,肯定会促进专辑大卖。萧衍无论怎麽想,都觉得这个主意真的不错。只不过唯一的一个缺陷,就是这些曲子的风格有些迥异,糅合在一部电影里面有点困难。
定好了初步计划,就要想一想实际cao作起来的难度了。音乐录像带,国内拍摄的不多,音乐电影,更是只有寥寥的几部,所以萧衍打定主意,游走在两者之间最好。歌舞剧或者是纯粹的音乐电影在国内出现的很少,国外的例子倒是挺多的,在国内令萧衍有印象的只有一部《如果爱》。《如果爱》的剧qíng稍微老套,歌曲也不见多少新意,只有舞美排练的大型舞蹈还比较吸引人。
只不过,那部歌舞片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学习了国外拍摄同类型影片的经验,创新基本上是没有。萧衍的想法很有新意,但是具体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原因无他,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萧衍害怕拍摄出来跟不上国际电影变革的脚步。这就好比是第一口的螃蟹放在了萧衍的面前,他即眼馋与它的美味,但是自己的胃口又不太好,担心螃蟹寒凉,伤了自己的身子。
要想把自己这一有些疯狂付诸於实践,很困难。但是一,萧衍不怕困难,二,萧衍有这个能力完成自己一切的狂想。不知道为什麽,自从进了娱乐圈后,萧衍对这里的事qíng是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想参与其中,要不时他真的一点专业技术都不懂,他都想跟着陈亚一拍电影去了。
听完了CD,看看天色已经差不多是晚上了,萧衍的肚子有点饿,於是准备去厨房自己做点吃的。正在这时候,手机却震动了起来,萧衍拿起来,接通:“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