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庆嘴角往上翘起,垂着眼帘端坐着,李青端坐在炕上,微笑着看着吴未俊,微微思量了下,慢慢说道:
“我这里有份差使,正没有合适的人选,既然这样,就jiāo给你吧。”
吴未俊忙磕头答应着,李青抬手示意着:
“起来,坐下说话吧。”
吴未俊谢了,起身重又坐回到椅子上,李青微笑着看着他吩咐道:
“双山城一带遭了雪灾,今年这雪灾早,受灾的地方大,要赈济的人就多,按理说,需要更多的银子,可咱们韩地财税本来就少,今年爷用银子的地方又多,户部能拨出的银子不多,可赈济又不能马糊了,这赈济的事,就jiāo给你,既不能委屈了灾民,也不能再跟户部多要银子了。”
吴未俊眉头轻轻拧了起来,李青端起杯子,一边喝着茶,一边打量着吴未俊的神色,吴未俊仔细的思量了片刻,才谨慎的开口道:
“户部能拨几成的银子?”
“最多四成,先给你三成,那一成,能不用尽量不用。”
李青慢慢的说道,吴未俊眉头拧得更紧了,又思量了片刻,才问道:
“夫人可允我自己筹银?能允我几个路子?”
“募银和募工可以,不过不能用官府的名义,也不能用王府和我的名义,更没有彩头,若是募工,庆余堂可以给你做保,这事你找庆叔就行。”
“双山城府尹?”
“这事我和爷说过了,赈济的事,你作主,知会他就行了,不过,只是赈济这一件事。”
吴未俊重重的点了点头,
“好,这差使我接了,有庆余堂做保,事qíng就好做得多了。”
“嗯,有什么想头没有?”
李青笑着问道,吴未俊笑着点了点头,
“未俊在外游历期间,也见过几回赈济之事,这中间讲究极多,未俊也仔细思索过,若只一味施粥施银救困,最易作养懒人刁民,但若不施粥施银,极穷困之人又不得生活,这中间,如何施,就有些讲究,这赈济上,又最易滋生贪yù,不过,夫人放心,未俊不是那只读书不经世事的书生,这赈济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为主,再辅以施粥施药救困之举,赈济之人规矩严格,再盯得紧些,韩地官风本就清廉,许能成功。”
“不是许,是必要成功,这事关着万千的人命呢,我让丁二帮着你,有什么事,找庆叔,找我都行。”
李青笑盈盈的jiāo待道,吴未俊忙起身恭敬的答应了。
第一卷第二百三十章附骥(中)
第二百三十章附骥(中)
李青又笑盈盈的指着旁边炕几上堆着的书说道:
“这是我让人新抄出来的几本书,你看看,有没有没看过的。”
绿蒿上前,分几次捧着书送到了吴未俊身边的高几上,吴未俊小心的拿起书,仔细的一本本翻看着,抽了三四本书出来,递给绿蒿,笑着说道:
“真是惭愧,只这几本是看过的,这七本都没能读过,这本<北地杂说>,很早就听我授业恩师盛赞过无数次,只是一直没有机缘看到过,没想到,今天能在夫人这里见到。”
“这本杂说,我也很喜欢,记述得很平实,说理简朴却极透彻,这本书原是庆国国子监祭酒张大人收着的,是广慈大师替我从他那里借了来,我就录了本留着了。还有那本<糙堂随记>,也是张大人的收藏。”
李青笑盈盈的和吴未俊闲话般说着那些书的来历,吴未俊扬起了眉梢,惊喜的说道:
“怪不得,张大人可是有名的藏书大家,我游历到京城时,也曾到他府上借过书,不过,夫人也知道,张大人爱书成痴,为人却最是小气,我托了无数的人,也没能从他那个书楼里借出一本半本来”
“那个书楼,听说一向是张大人自己打扫整理的,别说仆妇丫头,就连自家儿子,也是连门都不让进的,说是怕他们粗手粗脚,弄坏了他的书,要不是大师,我也借不出这些书来,唉,说起来,也亏得我把他的藏书几乎抄了个遍,不然,岂不可惜死”
李青感叹道,吴未俊也重重的叹了口气,感慨道:
“这是这些书的福份了,谁知道张大人仙逝后,他那些儿孙竟如此混帐,那些书,如今也不知都散落到何方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连庆端坐在椅子上,笑盈盈的凝神听着两人聊着那些书,李青脸上微微露出些疲倦来,吴未俊机灵的收了话头,小心的看着连庆,连庆满眼笑意的看了看他,转头看着李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