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豆蔻年华_作者:摇曳菡萏(190)

2016-10-02 摇曳菡萏

  苏夏默然。她是觉得自己最近渐渐的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特别是出版了《乱城》之后,亲眼看到这本书大卖,并且在各方评价都不错的时候,苏夏感觉得到的不是喜悦,反而是一重重的压力朝着自己覆盖了过来。

  苏夏有些恐惧,有些害怕,担心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追着问她新书准备创作什么,而她却头脑空空,什么都说不出来,什么也都写不出来。

  说真的,苏夏还从没想过自己会一直走在写作这条路上——虽然现在看来,似乎就是如此。一开始写《初恋这件小事》和《乱城》这两本书,一是因为那是苏夏的执念,有些东西有些事qíng,她不写出来给大家看,以后就一定会觉得后悔。二也是因为,在当时的那个条件下,稿费无疑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十几岁小女生,能够赚钱的最好手段。

  但是现在,苏夏的家庭也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一穷二白的家了,沈素梅的生意经营的红火的很,她并不缺钱花。而苏夏所知道的,想说的,都在那两本书中倾吐完了。简单来说,就是苏夏的遗憾已经被弥补完了。

  毫无疑问苏夏是热爱创作的,也想要继续写作下去。

  那两本书写的苏夏太压抑,她迫切的想要换一种写作方式,写出点轻松愉快,但又意味悠长的作品来。比如说她脑海里现在就储存着大把大把的题材:什么穿越啊,武侠啊,玄幻啊,魔幻啊,修真啊……这些随便一个题材拿出来,都能给当下的社会造成一定的震撼。但是,这些震撼却不被正统文学所接受。

  苏夏之前创作的那两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被纳入了正统文学作品的范围,而她本人脑袋上也被扣上了一个正统文学作家的帽子。责任感迫使着苏夏一直走传统文学这条路,继续在批判现实和揭露现实的路上越走越远,去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这是多数人希望她做的,也是苏夏所向往的一条路。

  但是,苏夏的内心,却有些疲倦了。她想要获得一种轻松的发泄方式,想要写出点另类的东西,却被头顶上的责任束缚着,不能去下笔。于是就纠结在内心的渴望和责任感之中,好比两方打仗,左右摇摆,一直到如今。

  现在被王文起问起来,苏夏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糙,倒豆子一般将内心的种种思绪都给倾诉了出来。她说的特别凌乱,因为太激动了,脑中的两个党派又恨不得一下子曝光在太阳底下,都争先恐后的跳了出来。等到她差不多倾诉完的时候,看着王文起老先生安详慈和的面容,她

  60、长辈教导下...

  突然有点担心:她刚刚说的那么乱,老先生能够听得懂么?

  王文起听苏夏说了半晌话,沉吟了许久,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你肩膀上有责任,促使你一直写出意义深刻,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作品?如果不这么写,如果不能超越上一本书的成就,你就觉得是违背了自己的本意,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价值?”

  苏夏点头。

  王文起笑了,宽慰她:“这是每个读书人都会有的想法。从古至今,如果不是想要青史传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致力于科考高居庙堂,或者是著书立说呢?自古文人的出发点总是相同的,只是后来经的多了,走的路子就不同了,结出的果子也就不同了。”然后他又板起面孔,皱起眉头,教训苏夏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只一味的bī自己走这条路,是不是有点功利了?你才多大点的孩子,你能知道多少社会的丑陋面,世界的博大?就算你下一本成功了,下下一本也成功了,但是万一有哪一天你无话可说了呢?到时候你又要怎么办?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否则的话,我真要怀疑你是热爱写作,还是热爱于不平则鸣了。”

  苏夏觉得惭愧的同时,也感觉到心中宽松了不少,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提出道:“我其实……很想写点不一样的东西。”

  这次王文起倒是感兴趣起来,他问道:“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苏夏将想法说了。王文起沉思了一会儿,说:“你年轻人心思活跃点,想象力丰富,这很好嘛,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可是我总觉得……”

  “抹不开面子?”王文起睿智的笑了笑,看透了苏夏的所有想法:“都说文人相轻,你倒轻视起自己来了?我问你,金庸古龙写的书看过么?琼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