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是不会带来进步的。可是锁着了就是锁着了,蝼蚁之力安能撼动大象?苏夏沉默的想,或许王文奇先生,就是在感慨这个吧。
她原先只以为这位老先生是位国学大师,文学上的泰斗,没想到却是她狭隘了。不先在眼界上和心志上成为真正的巨人,王文起又如何傲视文坛呢?
她突然想起一句话来:“老师给我们讲课时说过,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王文起推了推老花镜,和苏夏对视了一眼,都“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王爷爷。”苏夏恋恋不舍的看着这间屋子里的书,问道:“这里的书能借几本给我看看么?”
王文起笑眯眯的说:“当然!想看什么就自己选吧,不过要记好是从哪个架子上拿的,只有一点,看书的时候要爱惜。”
苏夏重重的点了点头。
王文起又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其他的不用顾忌。少年人,谁没一个轻狂的时候?”
苏夏笑嘻嘻道:“原本我虽然很纠结犹豫,但也存着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要么一条路走到黑,要么就把以前的都丢下,重起一条路。但是听王爷爷一席话,我突然想鱼和熊掌兼得了。”
王文起说她:“人小鬼大,贪心不足。”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老刘说出版社有事找你,打电话去了A市只听说你来了北京,他觉得你来这里后肯定要来看我,就托我让你这个‘小难请’也主动联系他们一次,不要次次都被催着赶着才肯出现。”
苏夏心里恍然大约是要谈新书的事qíng,但她现在心中是有了点头绪,但却还没动笔,所以就苦着脸在想见到出版社的负责人后要
60、长辈教导下...
怎么去敷衍。
一老一少两人泡在书房里,苏夏听王文起老先生细细的评说自己的文章,从内涵到故事再到文笔上面,只觉得对方说的犀利非常,几个字就能让自己汗流浃背恍然大悟,不由得对王文起老先生由佩服到仰慕,只差拜下去口呼大神了。
而王文起也对苏夏爱护的很,大概是看她年纪小,却懂事,更有一番向上的心,所以言语中多加提点,俨然把她当做了一个正经的后辈弟子一样去教育指点。
苏夏只恨自己过不了几天还要回A市去继续学业,她真想从此常住在王家附近,把老爷子一肚子的墨水都掏到自己肚子里才心安。王文起看她这副样子,却是笑眯眯的,应承了她以后能常来信,有什么问题都尽qíng询问。
谈的时间长了,竟不觉得饿,就是肚子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咕咕的叫了起来,苏夏才发现似乎已经到了饭点了。
正巧这时,门帘子被人挑开了,刘奶奶系着围裙,站在门口笑眯眯的问:“肚子饿了么?都在外面听你们爷俩絮絮叨叨一个早上了!”
苏夏摸摸肚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刘奶奶说:“中午要在您家蹭饭了。”
刘奶奶笑说:“蹭饭的可不止你一个呢!你们两个快收拾收拾出来吃中饭吧,小文他一大早就来了,知道你们两个在书房里谈话,也没去打扰,可是被风chuī了一早上呢!”
王文起一听,手心就忍不住发痒,几步走到门前出了房门,说:“让他先跟我下盘棋!”
刘奶奶嗔怪道:“孩子都还没吃饭呢,你就知道下棋!”然后招呼苏夏出去先吃着,不用理他们两个。
苏夏跟着出了房门,猛然看见枣树底下的石墩上坐着一个悠然闲适的身影,侧着身子看着石桌上的棋局,手里捻着个棋子,正在左右手对弈,自娱自乐。虽然穿着是现代的打扮,身姿气质却古雅随意极了,跟这个老院子无一处不搭,似乎每个角度都可入画。
听见房门的声响,那人也笑着转过身来,还未说话,就看见了苏夏。两人隔着不远对视着,愕然不已的同时,心中忽然都起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个世界,到底是太小了,还是太有缘了?
作者有话要说:PS:大霍出来溜达了~
有亲留言说我这文有可能发展成200章的长文……-_-|||我表示坚决抗议!写200章是要死人的!我大概也坚持不到那么远的地方。--其实吧,本来这文我预定的是不到四十万就完结的,可是写这文的感觉挺舒服,不自觉的就写多了。我是无大纲写作的人,随xing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