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当年死亡人数的登记模糊,连一个被屠杀一空的村落原先有多少人口,因为有隐户逃口,在当地户籍上也不是记得很jīng确。
但这个大概的数字还是可信的,把大家吓了一跳。
三十万余和五十多万直bī六十万大关,这个差别就太大了,当年死亡人数根本没计算准确,这么大的疏漏居然没人指出。
不过有一部分知qíng人知道,当时为了和四国谈判,朝廷瞒报了军队伤亡。而天授帝又正值谢宸妃在冷宫病亡,无心理政,后来也懒得去改,才导致数据差了一半。
杨业就说,十一年前我国与四国边境贸易是开放的,结果四国láng子野心,利用得到的铜钱打造兵器,四国联合入侵中原的后果。
和qiáng盗怎么做生意?
沐慈立即肯定了杨尚书有心,也不慵懒斜倚,而是坐姿端正,神色肃冷,做了佐证:“因为英烈祠第一批请入之后,便开始了接受申请,枢密院专司成立了一个小组,并下发申请表格委托地方协助接受申请,前期接到的入祠申请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截止昨日,涉及十一年前那场大战的申请英烈已经超过二十万,这还不包括一些家中绝户,或更远处还没得来得及提jiāo或没得到消息的。”
众人才肯定了禁军伤亡的数字大体还是正确的。
有些官员刚才因为杨业反对楚王而捏了一把汗——谁不知道楚王和广陵王早串通了,是支持重开边贸的。可现在一看,杨业这么大力气反对楚王,楚王不仅没怪罪,还认真做了佐证……这是一个风向好吗?
几人看楚王不像要动兵把反对党人道毁灭的样子,再结合楚王一贯以来的表现,好像也从不对反对他的人生气,只要有理有据,都很宽容和气。
果然如传说中一样,楚王是个贤明仁慧,爱国爱民顾全大局的王者,又心怀宽广,肚大能容,对他更是钦佩了几分。
于是,反对党在心中正义和银子双重刺激下,胆子一下子大得撑破天,摩拳擦掌,把回家搜集到的反对的实例和证据通通摆出来。心里再次肯定,这种提前公布下一次朝会议题的做法,果然很好,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反对党奋起!一定要把重开互市的路子给堵死,避免十一年前的惨剧再次发生。
五十六万多人啊,相当于两个大郡的人口,兵士还多为青壮。
大幸朝一共才十六个州,一百九十七个郡,总人口才五千三百多万好吧,青壮能有一千万就顶天,上马能战的又有多少?
边军的这种死亡率已动摇国本,若不是四国都被打残,边境没有其他大的国家,大幸只怕已经飘零。
这种群qíng激奋下,也有一些改革之士认为,此一时彼一时,重开边贸的好处也是很大的,比如说可以换取马匹这类的物资,缓解边境的摩擦。
说着说着……大家开始挽袖子了,说不过就开揍是朝会到现在也免不了的传统。谁说书生就不会打架?特别是楚王提升军人地位,与德光帝办的皇家明理学院再三qiáng调书生保持良好体魄的重要xing,尚武之风更为盛行。
楚王这回还挺靠谱,赶紧喊停,指挥大家说:“来来,今天咱们又改一改方式,来一场论辩。没立场的人站外围旁观,反对的人站左边,称为左方,支持的人站右边,称为右方,每方派三个代表上来说话,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驳斥对方的观点,其他人若想发言也可以高举笏板,点名发言。请用礼貌言辞,论点论据详实,数据准确,以说服对方为目标,不要说无关话题,不允许人身攻击。”
大家已经听习惯了楚王奇奇怪怪的想法,在皇帝的首肯下,纷纷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反对者三分之一,大部分是武将和一些文官,支持的有三分之一,以勋贵为主。中立的文官武将站在了旁观处。
于是朝堂就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论辩,皇帝和两个丞相做裁判,楚王主持,反对者因为武将多不善言辞,便推出了苏砚。此人做了御史大夫后一个优点十分明显——口才超级好,劝起人来引经据典还不重样。当然,德光帝深深认为这是缺点,大缺点。
另有兵部尚书杨业和工部尚书裴衍。
支持者推出了广陵王,户部尚书卢定国,这两人有个共同特点——死爱钱,虽说一个为私财,一个为国库,但为了钱两人真会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