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庶女_作者:时镜(57)

2016-09-27 时镜

  小杨氏的娘家地位也颇为显赫,往上两代还是太傅,只是如今败落不比从前。小杨氏本身不是嫡支出身,不过若能求得杨家在京城帮衬一二,宋元启之事或还有转机。

  毕竟彭林出了名的不认人,周博落在他手上这样惨,旁人更不好说了。

  有备无患,小杨氏自己两手准备,一面是宋元启座师张阁老,一面是她娘家杨家,总归更有把握一些。

  她把自己的打算一一告知家中人,却也不是征询诸人意见,不过是通知诸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

  这个时候,宋仪便格外体会出小杨氏作为一家主母,还是颇有几分手腕。

  说走就走,毫不含糊,有胆量,也根本不拘泥。

  若换个人去京城打点未必不行,可小杨氏一是信不过,二是觉得换个人去也没太大诚意。兴许……

  离开时候,孟姨娘按着宋仪的手,叹气道:“太太半是想着进京打点上下关系,好看看能不能救出老爷来,可另一边约莫是想着伸冤去的……”

  若是宋元启真倒了霉,小杨氏也不会善罢甘休。

  她相信宋元启没犯大事,所以即便是会审定罪,她也还要上陈冤屈。

  孟姨娘素为小杨氏所信任,也算是了解小杨氏此人,因而与宋仪说了这许多。

  所以,上京这一场到底如何,还是难料。

  不久之前,宋仪还在想,没了周兼那一门亲事,前路漫漫难以捉摸;可如今想来,一场本来就没影儿的亲事又算得了什么?宋元启这事一出,嫁不嫁得了都难说,对比昔日之烦忧,忽觉出几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散漫来。

  宋仪从小到大没出过远门,没想到头一回出去,竟是因为这等大事。

  从济南上京,先是一路向西,取道济宁,而后转运河大船,一路往北才能直抵通州。

  前半段倒是相安无事,可在济宁换船的时候,宋仪却撞见了个“熟人”。

  陆无咎早研究好了配方一事,原本打算直接去边关,但是半道上又接了那死烦人的嗣祁王卫起的信,说去京城有要事相商,只能让他改道水路,去往京城。

  可时间紧迫,一时竟也没瞧见合适的船,临时瞧见宋府雇的这一条,于是顺手扮作客商,混上船来,恰恰跟宋仪打了个照面。

  当时陆无咎带着皮糙帽子,大热天里也穿得庸俗,瞧着就像是个脑满肠肥的商贾。

  不过第一眼,宋仪就认出他了。

  陆无咎乃是大将军身边的白纸扇,自带一股风流姿态,即便他是个胖子,也是风度翩翩的胖子。更遑论,他只是穿得多,一张脸却不胖。

  “五姑娘别来无恙?”

  宋仪万万没想到竟然还能在船上遇到陆无咎,又惊又怕之下半天没说出话来,末了竟只问出一句:“你怎的……”

  “随便混上一条船来,竟是你宋家进京的船,也算是缘分了。”

  宋元启的事qíng,陆无咎自然清楚,他甚至知道得比宋仪多得多。

  所以如今见了宋仪竟然也跟着进京,似乎要帮着那宋元启伸冤抱屈,便觉得讽刺:若没宋仪在这里头cha手,哪里来周博宋元启这两个人的悲惨遭遇?

  不过事不关己,陆无咎懒得多说两句,只道:“五姑娘的东西还存在陆某这边,不过不打紧,隆庆商号这头东西都给五姑娘留着,不必担心。”

  宋仪知道陆无咎这人机心重,不过人品上勉qiáng算信得过,本不计较这些。

  更何况……

  不是宋仪清高,当初配方换来的那一笔横财,她真不怎么敢要。

  “此事劳陆先生费心了。”

  也没什么费心的说法,陆无咎扇子一摇,笑了笑,瞧着旁边有人过来,也不好跟宋仪多说,一拱手便告了辞。

  宋仪也只作谁也没遇到,心里想着陆无咎这样的人四处走动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她有心要问问周博等人的事qíng,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忍了一路,还是再没跟陆无咎搭上过一句话。

  通州不久便已经到了,这里遥遥一望,就能瞧见皇城顶。

  雪竹雪香两个也是没出过远门,刚出来的时候还觉得很新奇,过了一阵也就渐渐懒怠下来,直到今天说要弃船登岸了,人才开始活泛起来。

  雪香xing子活泼,船刚靠岸,就已经走了出来,扶着宋仪,巴不得立刻就蹦上去了。

  旁侧的船娘见他们这般兴奋,却是笑了笑:“几位都是从济南来的,京城风物可不一样呢,繁华地晃花人眼。等一会子登了岸,可千万要记得留香斋的云片糕,裁云记的蜀绣,十二街的河灯晚上也是一绝……对了,最近京城新开了一家叫芙蓉斋的香料铺子,才卖一种珍珠粉,听那些小姑娘们说,抹在脸上跟贴在肌肤上一样,半分看不出端倪来,可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