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其实我有一颗反派的心_作者:讨厌夏天(35)

  为了100两银子冒99%的死亡率值得吗?

  值得。

  清朝道光年间安徽歙县上好良田每亩地价平均为14两,到了咸丰年间是10两。虽然这地方闹长毛地价是便宜点,但山东的地价也不过25两。

  清朝的农民年收入是多少?自己有土地的,一年不过是30几两,没有土地的,一年不过2两。

  对有钱的地主老财大清官员商人巨富来说,这100两不过是包一个当红花魁的过夜钱,可对一穷二白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失地农民来说,这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卖儿卖女不过几两,砍个洋人就是100两,还用得着考虑吗?

  英法联军领教了人民战争的海洋是多么的可怕。

  额尔金看着手中的两份条约,《天津条约》英法索赔600万两,《北京条约》英法索赔1600万两,辫子皇帝开价18000个士兵每个人头100两总共不过180万两,考虑到英法联军不可能战到最后一人也不撤退,以及砍下人头却没命领赏的,辫子皇帝可能只需要付出几十万两。这个拖着可笑的辫子的huáng皮猪皇帝居然是个懂数学的!

  额尔金铁青着脸命令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前进,清朝的辫子皇帝不是说死守承德吗?那就赶紧到承德gān掉他!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额尔金的想法在英国或者法国,甚至在美国都是对的,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有宽敞的道路,结实的地基,水泥的路面,额尔金完全可以带着18000个士兵像飞一般杀到承德去。

  可惜这是清朝。

  清朝的道路最不缺的就是泥泞的huáng土,弯曲不平的山路,哪怕是皇帝每年都要走一次的北京到承德皇家御用快速马车路线,道路的qíng况也没有好多少,同样是崎岖不平不说,狭窄的只能通过驴车。

  额尔金带着大pào机枪用蜗牛的速度前进着。

  该死的辫子皇帝,就因为这路,我也要毙了你。额尔金诅咒着,该死的huáng种人连自己走的道路都不知道修一修。

  这倒是错怪了咸丰,一来咸丰是从来不管道路的,躺在马车里何必需要知道走的人有多艰难?奴才们会在皇帝的马车前铺上木板gān糙保证马车的平稳。二来地方上每年都是有道路维修费用上报的。

  等额尔金千辛万苦到达承德,岳灵珊也完成了军队的聚集。

  额尔金很惊讶的发现清军没有在旷野上摆出阵列。

  僧格林沁最喜欢在旷野上摆出几万人的方阵,规规矩矩的在侧翼安排几千的骑兵,隔得老远就能看见清兵旗帜胡咧咧的一片。

  其实额尔金也最喜欢僧格林沁这样的指挥官了。排枪一响,来多少清人死多少清人。

  额尔金判断岳灵珊这是要据城而战。没关系,这低矮简陋的城墙几pào就轰倒了,然后清兵就跑得飞快。

  天津就是这样打下来的。

  额尔金下令开pào,城墙倒塌。烟雾中意外的没有看见像群鸭子一样乱跑的清兵。

  傻瓜都知道这次清兵用了不同的战术。

  额尔金思索后认为不管什么战术,在压倒xing的武器面前都是狗屎。

  英法联军冲进承德。

  清兵巷战。

  额尔金看着伤亡报告,微微松了口气。伤亡比例提升了不少,但低于西方国家的巷战损失,显然枪比弓箭更适合城市的狭窄空间。一个普遍使用弓箭的军队即使有勇气巷战白刃战,也只不过是让失败显得更悲壮而已。

  假如清国皇帝真的不撤退,被俘虏不过是时间问题。

  联军结节推进,很快到了承德的中心。

  四周火起,整个承德火起。

  岳灵珊用一个城市的代价换取了英法联军18000人的全军覆没。

  堂堂中华在丧权rǔ国的最后一刻,绝不缺乏烧毁一座城市的勇气。

  留守天津的英法联军法国公使葛罗得到噩耗后立即率领余下的几百人退回北塘。

  岳灵珊不可能让葛罗这么顺利的撤退,但她确实没有办法亲自追击,承德的山野间有十几万难民需要安置。以清朝官员的勇气,她非常确信只要她敢离开,这些官员就敢把安置难民的简单事qíng弄成升官发财的盛宴。

  葛罗在清兵大呼小叫的追击中,一路láng狈的逃进了北塘,人员损失远远低于他的估计。他再次感到这才是他熟悉的清兵,挥旗帜非常的卖力,向天上开枪非常的卖力,丢下武器逃命非常的卖力,就是冲锋的时候不卖力。葛罗想不明白为什么额尔金会被这群一个人可以在后面轻易追杀100个的废物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