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吗?”看到chūn大山宽阔的肩膀像要塌下来似的,她忽然很后悔。
chūn大山没回头,也没说话,半天,才声音发苦的说,“大约,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爹,您是说我娘……”
“我是说……”chūn大山转过身来,脸色平静,神qíng坚定,但眼圈有才隐去的微红,“你亲娘的事,除了你祖父和我,范阳没人知道。当年,是我领回来的,她的家世没对外透露过。现在,正好用上。”他像是为了保护女儿,毅然揭开心头的伤痕,眼神中的伤痛,似乎心上正鲜血淋漓,是无论如何努力也掩盖不了的。
看着这样的父亲,chūn荼蘼难过得要命,哪忍心再挖下去?算了,人都已经死了多年,那些身前身后的事,计较那么多gān吗?反正她重生后的两大目标就是:孝顺祖父与父亲。还有,发挥她在打官司上的能力,多帮助弱势的人。顺带着,多赚些银子,让父亲和祖父不再辛苦,也做做悠闲的富家翁。
“嗯,没人知道最好,方便我们瞎编。”chūn荼蘼努力笑得轻松,“我听说,幽州最远的边界是辽东郡那边,就把白家安在那儿,可好?”
“挺好。”chūn大山点头道,“明天我出门一趟,弄出有外地客来找我的假像,到时候就说你外祖家找人捎信儿,想接你去住些日子,正好我公务时把你送去。要不,就说他病重好了,若不见外孙女一面,死不瞑目。”
也?爹说起白氏的父亲,好像没什么尊敬似的。毕竟对方是老人,哪有这么咒法的。何况chūn大山一向是最厚道、最善良不过的……
第五十三章大户人家
韩无畏动作挺快,外出公gān的军令及升任官职的文书,第二天一早就下达了。因为正九品也是很低的品级,所以任免都无需兵部批准,只要本地折冲府最高长官同意,并在送往兵部的公文上报备就行了。
chūn大山接了军令,立即去军府办理相关的手续。他办起正事来能量不小,顺道把白氏老家托人捎信儿,想要外孙女去一趟的戏也演足了。虽然有点突然,但也顺理成章。等回到家,左邻右舍,略有点亲好的人来了一大院子,都是祝贺他升职的。
面子qíng,却不得不做。于是chūn大山很低调的在当天晚上,于镇上的酒楼摆了几桌酒席,请来道贺的军中兄弟和邻居们吃了个饭。席上说起两日后启程公gān,又逢chūn荼蘼的外祖正好要她去住些日子,他请示了上官,打算一起带去,免得他不放心女儿一个人上路。然后,又说了些托请各位军中好友和乡邻,帮他多照看家里的场面话。
大家自然都热qíng的答应下来,表示让chūn大山放心外出,等chūn老爷子回来后,有事自管使唤他们去办。其实,根本没人在意chūn荼蘼去哪儿,虽然她现在大大的有名,却也只当个小八卦听听,还夸了许多父慈女孝,所以上天才给了这么赶巧的机会的话。也有人暗中嘀咕说,chūn家的女儿大闹公堂,泼辣又刁钻,名声坏了,这是找个托词,到外祖家避避风头哪。奇怪的是,没有人怀疑白氏的娘家是不是真的在辽东郡。
所以说,舍本逐末的事大部分人天天做。
这些事。女眷们自然没有掺和的份儿,大多是到chūn家来串个门子,道声喜。偏这时,徐氏的“头痛症”又犯了。没办法。没有顶事的女主人,只有chūn荼蘼一个小姑娘出面。她在正屋的正厅里摆了些点心水果,烹了香茶。以此招待客人。
结果,她自己被围观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拉住她,问了一大车有关上公堂、打官司的话。而且全是没营养的,比如:进了大堂,腿肚子没吓得转筋吗?听说来了京里的大人物,长得可俊?咱大唐的律法,你可都懂?真没看出来这丫头。平时娇娇弱弱的,说起话来连县大人都得接着。听说挨板子是要脱了裤子打的,那个陷害你爹的贱妇,屁*股白不白?
正应付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见东屋的帘子一挑。小琴悄无息地溜了出来,趁人不备,走出了院门。那举止和姿态,透着那么一股子鬼祟。chūn荼蘼心中当即一凛,借口去看看水烧开了没,跑进了厨房。
过儿正忙着蒸点心,嘴里嘟囔着,“平时也没见怎么来往,这会子就跟知亲知近的亲朋似的。喝了足有一缸水,点心端上去,眨眼就没,简直跟闹蝗虫没两样。”
“过儿。”chūn荼蘼低声叫她,“把手里的活儿先放一放。小琴出去了,你去跟着。小心别让她发现。看清她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