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儿只有十三岁,若在现代,也才上初二。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蜜水里泡大的,哪像过儿这样,家里外面的活计都拿得起来,让chūn荼蘼看着一阵心疼,语气不禁就软下来,“西屋那边你别理了,反正这样也不是一天半天了。跟她们生气,自己多划不来。走,我跟你一起去厨房。两个人动手,好歹会快点。”
“我的好小姐,您就老实在屋里歇会儿吧?当初老太爷把我买回来时,我发过誓,只要有我过儿在一天,就不让小姐gān任何粗活。再说了,您能帮什么,倒碍手碍脚的麻烦。”
chūn荼蘼笑着,在过儿光洁的额头上点了一指。过儿吐了吐舌头,跑出去了。
其实以chūn家的条件来说,实在不是用丫鬟奴仆之家。
两代男主人,一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武官,一个是县衙的差役,日子过得虽然算不里的紧巴,但也不见得多富余。只是chūn家人丁少,chūn青阳和chūn大山忙起来的时候,之前就只有一个姑娘独自在家,后来又添了一个不担事的媳妇,若没个老奴照应,chūn氏父子都放心不下家里,于是就买下一个价钱最便宜的、没人要的老奴和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也就是老周头和那年才六岁的过儿。
当时这两人都生着重病,几乎就是半买半送。chūn青阳心肠极好,买下他们,也有救人一命的意思。没想到花了心力和银子救治了一番,两人身子都大好了。老周头年纪比chūn青阳还小着好几岁,就是被上一家主人折磨的,看起来苍老了些,病好后感恩戴德,在外院守门,还承担了所有打扫院子、劈些挑水的重活。过儿更不用说,虽然xing子是粗率急躁了些,但忠心程度和手脚麻利却是没得比的。
第七章措手不及
这年代不讲人权,奴隶就是主人的私人财物,连户籍都挂在主家下面。可chūn氏父子是难得的好心人,对老周头和过儿非常好。月钱嘛,家里富余就多给,窘迫时就少给。老周头和过儿从来没有怨言,毕竟对于他们这样像牲口一样贩卖的奴仆而言,只要管吃管住就行。若遇到好主家,就是上天的恩德了。
但不管过穷日子还是富日子,chūn氏父子都坚持不动白氏的嫁妆,说以后全留给chūn荼蘼。所以徐氏的娘根本就是杞人忧天,总怕chūn家贪了女儿的嫁妆,所以陪送了一大堆个头大,但不值钱的物件。至于女儿的私房和日常花度,是她每月派人送到徐氏手上,还不断嘱咐:这银子自个儿花,别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相公和公爹也不行。小家子气十足,真真极品。其实chūn家父子虽然不是有钱人,眼界却高,为人立身又正,哪会靠徐家的嫁妆生活?
甩甩头,把chūn家这堆烂事抛开,chūn荼蘼好好把案qíng在心里重演了一遍。第二天一早,仍然是男装胡服,由小九哥当车夫,过儿陪着,一起到镇上走访调查。她的行为引起了过儿和小九哥的qiáng烈好奇,但这两个都是机灵能言的,问事寻人,倒省了chūn荼蘼不少事。
后晌的时候,chūn荼蘼才找到了孙秀才的家,一个两进的小院。与普通民宅不同的是,孙家第一进不仅用作下人房,还有间外书房,他们到的时候,正看到一个满面愁苦的老者,千恩万谢的从外书房出来,边走,边把一张诉状小心翼翼的放在怀里。
“chūn小姐,刚才在咱们吃中饭的时候,我找人打听过了。”小九哥低声道,“这个孙秀才不像别的给人写状纸和书信的那样在街上摆摊,是在家坐候的,写一张诉状要一两银子,若要代为上堂应诉,价钱另定,而且不能还价。”
“这么贵!”过儿瞪大了眼睛。“一两银,相当于我家老爷一个月的俸禄了,这还只是写两张破纸而已。难道,他一个字就值十几二十文钱吗?”
“据说,在打官司这事上,孙秀才名气很大,连临近几个州县的人也特意远道而来找他写状子呢。想必,物有所值吧。”
“那他不是发财了?”过儿惊讶,“没想到当讼师这样有前途,比坐官也不差嘛。”
“可不是。”小九哥也咋舌,“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孙秀才之前只是个连屋住都没有的穷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赢过几个大案后,连娶了两房妻妾。你可别看这院子小,人家属螃蟹的,ròu在骨头fèng儿里,在城外正经买了地,有庄子呢。”
过儿瞠目结舌,一边的chūn荼蘼笑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现代律师,莫名的产生了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