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ūn荼蘼的张罗下,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下午,就得准备chūn大山和徐氏初二回娘家的事。chūn荼蘼没想到这个风俗从大唐就有,满心有点不乐意。因为除氏娘在在邻县,要按现代来说,并不太远,可从范阳到涞水的官道只有短短一段,剩下要走土路,非常难行,一来一去要快三天呢。
人家娘家远的,初二就不必回了,偏徐氏穷讲究。再者,她这几天低眉顺眼的很老实,提出这个要求时,chūn家两代男主人都不好开口拒绝。
只是回门要带节礼的,徐氏小年后才回来,家里的年货她并没有跟着张罗,此时为了不太寒酸,自然要找了盒子,捡了几样韩、康二人送的东西,还得捡好的,满满装了,让她带回去。
一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要给老徐氏吃,chūn荼蘼嘴里就犯酸。可有时候,就算再不乐意,表面也得装得大度些,她也只好qiáng迫自己面带微笑,送自家爹上了马车,带着礼物出门。
“依奴婢看,太太就是惦记着那点子东西。”过儿悄悄对chūn荼蘼说,“徐家老太太还总说咱们家穷,定是眼皮子浅的,哼,她们徐家才是呢。小姐没看见吗?那天送太太回来的那个死老婆子,眼珠子都快掉到咱家的年货上了。太太非要回娘家,就想把这些有钱没处买的东西,带给她娘家尝尝。”
“算啦,就算圆我爹一个脸面吧。”chūn荼蘼叹口气,也当是劝自己了。
她不知道老徐氏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但是她绝对没料到,那死女人两天后,居然跟着马车一块到了,说是给亲家来拜年。同行的,还有徐氏的父亲,一个面白无须,初看以为是太监的瘦高个中年男。
chūn荼蘼不禁警惕。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徐氏,又憋着做什么怪呢?上回因为她失手打了chūn荼蘼的事,chūn大山不许她上门,她这回却跟了来。可见,脸皮的厚度不比chūn家的大房和二房差……
第二章jī窝里的金凤凰
chūn青阳到底面子上过不去,客客气气请了老徐氏进来。至于老徐氏的丈夫,却推说头受了风,去自个闺女屋里躺着去了。
老徐氏一脸喜色,就像和chūn荼蘼从来没发生过争执似的,不仅给了chūn荼蘼一个大红包,还拉着她的手不住的夸奖。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徐氏多喜欢chūn荼蘼,全然不记得半年前还为了要把人家闺女远嫁,而吓得小姑娘的本尊自己偷跑,最后香消玉殒。
大年下的,北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穿大红。而红色正衬chūn荼蘼的肤色和气质,头上又cha了几只chūn大山在幽州城给她买的、像一串串小花蕾似的绢花,就更衬得俏丽明艳。chūn青阳看在眼里,爱在心头,当然更喜欢旁人夸奖。但他在官门多年,就算为人忠厚,从不害人,眼力却也练出来了。即看出chūn荼蘼有些不耐烦、有些尴尬,又觉得老徐氏只怕有话要说,连忙找个由头,让自家孙女先下去了。
chūn荼蘼温温顺顺的答应,带着过儿出了正厅的门。才想反身偷听,就见小琴站在当院的正中,好像在清点徐氏带回的回礼,却其实在行监视之职能。
正厅里,现在有chūn氏父子和徐氏母女,只要有重要的事商量吧?
“小琴,去旁边坊市的食肆买点rǔ酪回来。”chūn荼蘼吩咐,“韩大人和康大人年前送了些顶稀罕的樱桃,那个和了rǔ酪吃,最是可口。”
小琴一怔,很有些不愿和为难地说。“小姐,大正月头,食肆关门了吧?”
“咱们这儿的店子都是初三开业,你又不是不知道?”过儿抢着说。
食肆。就是综合xing的食品店。不得不说,比现代的食品店服务还好,不仅卖各种果品、点心和酒类。即能在店里吃,也能往家里带,如果有人要开大点的宴会,还会送货上门。比较大的食肆,食品非常丰富,可谓是一站式服务。
“可是,我要把老太太的回礼整整。待会儿要给咱家老太爷过眼哪。”小琴还在推辞。
“小琴姐姐,亲家老太太回的礼都在这儿,这院子里还有人会偷不成。”过儿冷笑,声音却不大,免得屋里的人听见。面子上不好看,“再说,你看看,虽说是回chūn家的礼,看起来还挺丰富的,可各色尺头、绸缎、棉布,还有点心吃食,可都是太太用得上,吃得着的。摆明借着名义给自家闺女的,别人就算拿去也没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