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要说什么?”冯状师让chūn荼蘼一套古人云给绕晕了。
chūn荼蘼略略侧过头道,“我在向大人陈qíng,认为凡事以应以qíng理为先。不合乎qíng理的,就算有白纸黑字,也不顺应天地律法、人qíng事故,也是站不住脚的。”
说着,走到英老爷身边,大声道,“英家世居洛阳,至今已经有几百年了。不管在哪朝哪代,哪怕遭到前朝突厥人的迫害,英家人都不离故土,始终有人坚守。这件事,全洛阳的百姓都可以做证。所以,英家占住了qíng理二字。而潘家,虽然于国有功,是大大的忠臣良将,却是在本朝初立后才迁居而来,就算手握一纸地契,却只占了理法二字。论及先后和轻重,终究落了下风。”她又走回到堂正中,站在冯状师旁边道,“冯先生,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双方都有证据,就要看哪个证据更重要喽。再者,qíng理之证据,是无法做假的。”
算是当头一棒,因为从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讨论过证据问题。
公堂上诡异地安静下来,冯状师想狡辩,却被chūn荼蘼占住了理字,一时不知如何自辩。不过,chūn荼蘼的话终究不能在律法上找到明确的出处,因而公堂是不能采用的。所以,他gān脆沉默,看的是窦县令的态度。
寂静,有一种无形的张力,没有片刻,主持公堂的窦县令就撑不住了。他肚子里连转了好几道弯,自然是谁也不想得罪的,若双方苦苦相bī,当他必须选一边时,他先不能惹的却是潘家。因为至少,英家还有道理好讲。他苦读出身,又是流内官,总能有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若走到秀才遇到兵的路上,那真是没办法转圜了。
第六十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于是他轻咳了两声,“chūn状师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古人古言不能做为呈堂证供,也不能作为刑判的论据。咳咳……本县以为,还是需要一点点实际的证据。”
英老爷闻言眯了眯眼,倒是chūn荼蘼挺开心地笑了。这可是第一次,有人称她为状师,而且是堂上的老爷。那么,就让她好好发挥,不愧对这两个字。
“大人,民女有证据。”她举起白嫩的小手,脸上笑着,眼神却无比自信。
这在她身上似乎形成了一种光晕,不仅英老爷,就连潘十老爷也欠了欠身子,心里忽然有一种极为不祥的预感。
“冯先生,您是经验丰富的状师,想必知道诈为官文书及增减,在我《大唐律》的诈伪篇中,是明令标示的犯罪行为吧?”chūn荼蘼问冯状师,但眼神却疾速瞄了一眼潘十老爷。见其一派镇静安然,可眼神中却闪过几不可捉摸的光,立即信心大增。
“自然是知道的。”冯状师傲然,还卖弄似的背诵,“诸诈为官文书及增减者,杖一百。准所规避,徒罪以上,各加本罪二等。未施行,各减一等。”
chūn荼蘼大力点头,貌似钦佩,“此官文书中,包括了符、移、解、牒、钞券、票证等,自然也包括各种契约,以及地契对吗?”
“没错。”冯状师目光闪烁,总觉得对面的姑娘在挖坑,却弄不明白在哪挖,且还让他不知不觉地走近了,“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地契上白纸黑字。大红的官印,难道还能造假不成?再不济,官府的造册中有纪录,你自管去查。可我念你年幼无知。奉劝你一句话:诬陷之罪,也在诈伪篇中有相应处罚条例。身为状师却还故意诬陷他人,那刑罚……哼。我怕你一个女流,承担不起!”
冯状师只会以势压人,狐假虎威,其水平还不如老徐氏一案中梅、吴两位状师。chūn荼蘼想着,对冯状师一再嘲笑她的年纪和女xing的身份有点恼火。这人绝不是个清醒的,厉害只是在表面罢了。不然,换作一个聪明的。就该知道英离如此jīng明,在争地案上如何会儿戏,请来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上公堂呢?演大戏还是扮小丑啊。
“谢谢冯先生,小女明白得很,所以没有根据的话。绝不会乱说。这,是执业道德。”chūn荼蘼没有提高声音,可字字掷地有声,中间的还有些对冯状师讽刺的意味。
她猜,潘家耍的花样,冯状师也是被蒙在鼓里的。这又是双方不完全信任导致的恶果,当事人不对状师说实话,所隐瞒的瑕疵,在堂上就成了被对方攻击的弱点。只能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问得哑口无言,最后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