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荼蘼心里打了个突,眯起了眼。
这鞋,必定是给她家美貌老爹做的。家里男人挺多,可祖父年纪大了,老周头是奴仆,大萌和一刀在来外客时都是躲起来的,鞋子的主人是谁,不言而喻。
古人讲究礼仪,彼此之间的礼尚往来,是有定数的。关系特别好的,会送些吃喝用度的东西,过日子用得着,实惠又亲近。关系一般的,自然送好看撑面子的,依自家的经济qíng况来决定。若有求于人,就再格外厚重些。还有男人之间,会送送文房四宝或者玩物。女人之间,送些荷包香囊类的小绣品。
这些,都很正常。但男女之间,送贴身的东西,表达的内容可就丰富了。
好端端的,江娘子送chūn大山新鞋子,其心思,还用说吗?
“呀,手工真好。”她笑着夸奖,但笑意未达眼底,因为心里正怒,“是表姑姑亲手做的吗?”
江二娘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带着一种理所应当的、长辈对晚辈的态度说,“正是我亲手做的。虽然不值得什么,不过chūn大哥和chūn三老太爷一直对玉jī坊那边多有照顾,大小是份心意。自家做的鞋,不比外面买的好看,胜在合心合脚。”
chūn荼蘼垂下眼睛,又把篮子盖好,心中气恼江娘子说什么“合心合脚”之类的话。姻亲而已。再说,一个未嫁的女子送男人鞋子就很没有规矩,现在连这种话也说出口,看着似乎直率坦dàng,实际上是极其无礼。江娘子装着温文的外表,其实骨子里完全没有家教。
要知道有话直说和不知廉耻,还是有区别的。
“表姑姑,我爹吧,其他的还好,就是脚最受不得委屈,有一丝儿不合适,都会觉得不舒服。”她继续说,非常努力才没使自己当场翻脸,“所以我爹的鞋子都是我和过儿包办的,别人做的他不穿。所以嘛,心意心领,多谢表姑姑。但东西,您还是拿回去吧。亲戚之间,哪用得着这么多礼。”
第六十三章当恶人,也是需要智慧的
不知何时,竹篮又回到了江娘子的手上。
她怔住,一时进退两难。chūn家的厉害丫头站在她面前,堵了她进门的路,进不得。可若是就这么离开,她又不甘心。哥哥说了,chūn荼蘼正在为英老爷打官司,一定在外面忙活,定然是不在家的,她可以借机接近chūn大山。可怎么这么倒霉,就遇上了呢?
哥哥还说过,三老太爷是个软厚的xing子,豁出脸面就能治住。chūn大山不仅长得好,前程也看好。如果能嫁进chūn家三房,好日子就在后头。现在正是好机会,chūn大山还没升官,又死了一任老婆,休了一任老婆,很难找到正经人家的姑娘。男人嘛,又正值壮年,哪有守得住的?她一个huáng花大闺女,又识文断字,chūn家一时找不到这样好的。若能拢了chūn大山的心,秋天的时候说不定就有准谱。
至于chūn家丫头,最好是嫁不成,那样就会不停的往家赚钱。那丫头是个孝顺的,银子还会给谁花?给了chūn大山,就如同给了她一样么。
江娘子的肠子弯弯绕,如果chūn荼蘼知道她所想,定然会气乐了。父亲之前的老婆加岳母是恨不能尽快把她嫁出去。现在这个觊觎chūn家三房主母之位的,却是让她当一辈子老姑娘,为她往家里搂钱。
她也不想想,当初chūn大山在范阳县的女人缘有多旺,他要想娶妻,多少姑娘家排着队来争破头。他之前为了女儿不受后娘的气,能忍了十几年,这才从范阳出来多久。就守不住了?
真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总想得这么美、那么理所当然呢?什么事都是他们得利,从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偏偏心又黑,脑子又浆糊。不知天高地厚。
所以说,恶人也不好当,那也是需要智慧的。
“既然如此……”终究是不能白白回去的。略想了想,江娘子吸了口气说,“那点心就留下吧,是我们家乡的风味,留给三老太爷尝尝也好。”其实,她是想让chūn大山对她印象加深。
她家,也就是江明家离范阳县不远的渔村。一个普通的渔民之家。平时能有什么特别花样的点心呢?指不定从哪间的糕点铺子买的。说来说去,也不过是借口。
chūn荼蘼心思转了转,到底不想给人太难堪,对一边的过儿点头道,“你把点心收下。再包一包咱们昨天买的桂花糖,带去给表姐表妹吃。”然后又转向江娘子,“说起来,祖父不太吃零嘴儿,这样好吃的点心,可就便宜我了。如此,谢谢表姑姑了。”她把话说得清楚明白,东西是她吃的,是她接受了“长辈”的心意。chūn氏父子都不会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