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谋律_作者:柳暗花溟(640)

2016-09-15 柳暗花溟

  “敢上吗?”影子一挑眉。

  chūn荼蘼也挑起眉毛,两人对视,其实算是对峙。但片刻,chūn荼蘼就跳上小船,对跟来的封况和小太监说,“你们在岸边等着,我会游水。若真出了状况,我是不会救这个独臂人的。”

  不是被激不过的反应,是突然意识到,影子打这么多掩护,其实是为了和她说正事。只有在小船上,划到水面正中,才不会有人能偷听到。毕竟,这里是皇宫,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

  没等听到反对的声音,小船已经离岸。封况无可奈何,又见chūn荼蘼和影子两人神qíng轻松坦然,不像会出事的样子,况且水边视线良好,他能看得清船上人的一举一动,也只能由他们。

  “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啊。”船到小湖的中心,chūn荼蘼问,脸上仍挂着笑。若真有高手是鹰眼般的视力,这时候也只会以为他们在说闲话。

  “聪明的姑娘。”影子由衷赞。

  “不聪明不行。”chūn荼蘼领了这夸奖,耸耸肩道,“你们都太厉害,我不放机灵点,最后死得渣也不剩了。”

  “别为这个烦恼,小丫头,吃亏就是福。我年纪大了之后,才真正懂这句话。当然了,我是这一二年才年纪大的。”影子了然,“那一位是个重qíng的主儿,看似冷淡,其实你都做了什么事,他会记得的。你即不用问也不用说,更不必理会现在受了多少委屈,总归一点,以后必有好处。现在越倒霉,将来越有福呢。”

  “你不是只想说这个吧?”

  “不。”影子突然正色,“我想问你,你可知道当年朱礼案中,那个十议疏是谁写的?”

  第四十七章人品哪!

  chūn荼蘼吃了一惊。

  写出那份奏疏的那个人相当重要,也相当关键。正是那份十议疏,最后成了朱礼通敌的铁证。外祖父曾经告诉过她,当年在朝堂之上,韩谋拿着那份十议疏问:是皇权重,还是这几张纸重?是兵力的绝对qiáng大重,还是这几张纸重?是风调雨顺重,还是这几张纸重?

  没人敢回答他。

  结果,韩谋重重的把那份十议疏拍在龙书案上,掷地有声的道:是这几张纸重!因为,这是国策!治国良策!有了它,国家就会qiáng盛。有了qiáng盛的国家,何愁稳定的皇权!何愁压倒xing的qiáng大兵力!就算风不调、雨不顺,又何愁不能让百姓安康,渡过难关!

  最后,韩谋更是当着所有人的朝臣的面,亲手烧了那篇旷世奇文。因为他背下了那洋洋洒洒的数千文字,以后可以慢慢把主角换成大唐,缓缓推行,却不能再让更多人知道。

  那份奏疏由此成了国家机密,不能再做为呈堂证供。

  “难道影子舅舅知道此人是谁?”chūn荼蘼连忙问。

  “哦,想打听消息了,叫起舅舅来了,刚才对我可不敬着呢。”影子嘿了声,但他知道事qíng的轻重缓急,随后就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到底是谁?告诉我!”得到肯定的答复,chūn荼蘼更加吃惊。

  “你不怀疑我的说辞?”影子眯了眯眼睛。这时候的他,和韩谋简直一模一样,令人产生了两个身份重叠的感觉。若不是那条失去的手臂,chūn荼蘼甚至以为是韩谋化妆来戏弄她。

  “我不怀疑。”chūn荼蘼皱了皱小眉头,“说句不敬的话,表舅舅。您这个人吊儿郎当的,但胸有锦绣,装得像个没用的二百五糙包,其实不过是为了远离是非,是为了报答那一位。今天您做这么多的怪,把我带到远离所有耳目的水面上来,肯定是有正事要说。而且,是了不得的正事。否则这种要紧的时候,您开什么玩笑?”

  “好丫头。”影子对chūn荼蘼生出一种忘年的知己感,“但你就真的不怀疑吗?以前我相当于是被圈禁起来的,为何会知道这么重要的事?”

  chūn荼蘼愣了愣,一时没有说话。她感觉影子这话里有暗示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但很快的,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问:“和我们白家有关?”

  要知道,影子当年是长期被秘密关在白府的呀。大舅舅白世遗,就是知道了影子的存在和那贵不可言的身份,才生出不该有的心,想秘密宫廷政变,把韩谋杀掉,扶影子上位,他和他那长公主的老婆在后面cao纵傀儡。

  韩谋是英明的皇帝,无论兵权还是君权,他牢牢掌握在手中。在这种qíng况下要政变,就只有从宫廷入手一途了。那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也不用惊动天下,搞得名不正、言不顺。否则,就算夺了权,也很快会被皇族中的其他人推翻。毕竟他们没有实力,只能搞yīn谋,搞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