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荼蘼眉头一挑:单独?
她做的就是抠字眼的差事,有时候还得寻找法律的空子,所以对这种词汇相当敏感。
“你接手了?”白敬远yīn沉着脸,问了个不用回答就知道答案的问题。
白毓秀惭愧地点点头,“那艘船的投入,总共有四万两,杜、罗两家占了七成,其他有背景的商家占了三成。罗斐然说,只要我帮他这次,所得之纯利,与我平分。也怪我贪心,想着不过是海运生意而已,也是向大唐缴税的,各种手续齐全,都是官府下发的文书和手令,没有任何问题,就点了头。”
“既然有人承担货物的投资,那些自尽在咱们府门口的人怎么说?”白敬远追问。
“那是因为……”白毓秀瑟缩了一下,“杜罗两家准备的货物,有一部分还在货舱里,没有装船,被官府收缴了。所以……所以船上有很大的空余。我想着,把船装满再离港,能多赚就多赚。于是我自己出了一部分银子,置办货物,剩下的就召集了其他商家。”
这就是刚才他说“单独”二字的意义,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大哥哪来的银子?”chūn荼蘼问,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这么问,因为好些话必须放在明面儿上。证据,要说出来才做准,容不得彼此心照不宣。
“我给的。”葛氏接过话来,心虚又气弱的看了白敬远,站起来,哆嗦着声音道,“我拿了自己的五百两私房,还有五百两公中……”
“让你持家,老二这样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他的?”白敬远已经不生气了,但声音和心都是越来越冷。
满长安的权贵,他自认为治家最是有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样样做得比别人好。可今天才知道,这个家有太多他不了解的地方,每个人表面上顺服于他,其实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计。
“树大有枯枝。”chūn荼蘼在白敬远耳边轻声道,“白家家大业大,祖父一心为国,哪里顾得过来,不是您的错。再说,这只是小节。”她不该这时候说这种话,葛氏听不到,白毓秀却未必。可有的事,明知不可做也得做。因为,她不忍心看到外祖父那颓然的样子,似乎要否定自己的一生似的。年纪大的人,尤其心高气傲的,受不了这种打击。
白敬远没说话,却拍了拍chūn荼蘼按在自己肩上的手,然后继续问,“你一共找了多少商家来和你合作,每人出资多少?”
这是问的细节,哪想到白毓秀却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这些事,我jiāo给另一个人处理的。”
“谁?”白敬远和chūn荼蘼几乎同时问。
“罗斐然介绍的,姓拓拔,是大公主府的一个管事。”
胡人?不,大公主府不会用胡人,定然只是有胡人血统而已。现在的刑部尚书宇文,也是有一半胡人血统的,但当初祖上跟了韩家,所以现在可以高官厚禄。
第九十章上头有人
“那些人都投了多少银子,大哥有明细的账目没有?”chūn荼蘼连忙问,“还有,是什么导致血本无归的?各种事qíng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哥可还记得?”
“我只知道大约的时间,九月装船、十月到了文登港口,快十一月中来了西北风,船向东南启航。”白毓秀目光闪躲,“到东瀛后的事,以及当时参股的具体姓名和出资多少,全是拓拔管事一手cao办,我……我并不知道。”
白敬远闻言,闭上闭眼睛,以压下心中火气,然后就看向chūn荼蘼。
这摆明是让人陷害,而且自己摘不清楚的qíng况啊。宝贝孙女,这个案子你接得了吗?这场官司能打得赢吗?
chūn荼蘼微微耸肩,意思是:很难。但能不接吗?能不打吗?自家的事,脱不开手。
“就连怎么沉的船也不知道吗?”她问,努力回忆去年有没有听到风bào的消息。果然是要等冬季的季风来临,才能船行东瀛啊。
“据说,是遇到海中逆流,加上海上大雾,与另一船相撞,于是沉没。”白毓秀越说,声音越小,自己也知道很过分。据说?这么大的事,他都没确认一下吗?只是据说!
“老二家的。”白敬远叫葛氏,对白毓秀失望已极,“你带毓秀回他的院子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他出院门一步。吃的、用的、你亲自送去,也不许留人在他身边侍候。如若我发现你们违背了我的意思,或者毓秀、或者你有其他想头,我立即就把毓秀扔到府外,官司的事,也不许荼蘼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