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_作者:欣欣向荣(64)

  中间一张紫檀架几案,案前紫檀方桌,设有紫檀官帽椅,虽是常见格局,但至于其间,却令人觉得毫无俗意,东边一张松竹梅兰四君子的屏风,遮住了里面低垂的幔帐,想来该是何子谦的寝室了,西边以一个楠木落地罩相隔,两侧笼着碧色轻纱,可见里面直通到顶的满满两架子书。

  窗下一张紫檀雕云蝠卷足大书案,案上置了一只根刻笔海,上面cha了满满一海粗细不一的大小画笔,以及依次陈列着水丞,墨chuáng、玉砚,笔山、镇纸等物。看得出来主人是个善于作画的风雅之士。

  刘氏在上首落座,两个小丫头挪过来两个花梨绣墩搁在下首。

  一时,小丫头端了三个青色如玉的茶盏进来,子谦接了一盏亲捧与刘氏,紫荆接过一盏来奉与谢桥,谢桥浅浅抿了两口,却就着外面透进来的日光,细细打量手中的器皿,只见犹如雨过天青后的明丽色彩,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却真真是难得的好物件,细细把玩了半响,心里琢磨着倒有些像她屋子里那个粉青花糙纹的鹅颈瓶,瞧着是一路的。

  那个瓶子,宝树说是如今难得一见的汝窑上品了,这个颜色却比自己那个,还要清透明亮一些,难道是书里面说的那个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的汝窑贵器。

  谢桥仔细端详了片刻,心里确定了七八分,抬起头来道:

  『如此贵重的东西,表哥该珍藏于匣中才是,用来装茶吃,却未免bào殄天物了』

  何子谦摇头笑道:

  『桥妹妹这话却差了,这东西再好,也不过是个器皿罢了,若白搁着,却有什么意思』

  谢桥细细一想,忽觉何子谦此话真是非常有道理,本来这些东西做出来,就是为人服务的,却往往因为金贵难得,反而令人成了它的奴隶,却是得不偿失违背本意了的。

  想到此,仿似顿悟了一般,站起来郑重一福道:

  『子谦哥哥高见,谢桥今日受教了』

  何子谦却不说什么,只瞧着她笑。

  他们这一来一去,打的什么官司,刘氏是有听没有懂,根本就不知道两个人这说的是什么,一个茶碗罢了,虽说稀罕些,却哪里值得说出这么多道道来。

  有时候刘氏不禁打心里埋怨自己的父亲,他自己是个才高八斗有学问的,她和妹妹两个人却只略略识的几个字,举凡那些诗词歌赋的却是一窍不通,因父亲说她和妹妹资质平常,不是读书的材料,也就粗粗的请了个先生,教了一年的字罢了。

  其余时候都跟着母亲在房里学习针线女红,父亲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如今的男人们,哪个愿意自己的妻子是个目不识丁的贤德女人,都喜欢那善于作诗填词,吟诗弄曲的风雅女子呢,于那只会生孩子,管家务的,也不过看的和一个体面婆子差不了多少,就如子谦他爹东面那两房受宠的媵妾一般。

  刘氏想到此,不禁挑眉悄悄打量了谢桥两眼,这个外甥女别瞧着年纪不大,倒是个万事皆明白的,举凡子谦喜欢的这些玩意,她倒都能知道一二,这如何不惹得子谦心牵意动。

  念头转到此处,刘氏开口道:

  『得了,这腿也歇的差不离了,咱们还是去瞧你妹妹的屋子吧,耽搁在你这里,算怎么回事』

  说着自顾自的往外走,谢桥自是忙着跟在后面而行。踏出屋子,却见侧面窗边植了一丛修竹,这边却有一棵青梅树,枝头叶间可见结了细小可爱的青梅子,让人瞧了,不觉口角泛酸,忽然明白这里为何名岁寒居了,加上外面四季常青的松树,和着院子里的一丛修竹,几枝青梅,却不正好是岁寒三友吗。

  出了院子,谢桥回头一望,却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读过的一阕词,用在此处堪堪应景:

  『chūn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过了一屏嵯峨假山,便是溪水汇流之处,乃是一个偌大的池塘,池中大约植了莲,如今还不应季,故此只一泓碧水逶迤,趁着那边青瓦粉墙的几个小院落,越发jīng巧。

  转过一条石子铺就的小径,前面就是一个jīng致的小院,院门大开着,虽是午后时分,院子里的婆子们却没歇着,依然在忙着整理花圃中的花木,谢桥抬头看去,远远正中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锄月轩。

  刚迈进小院,却见巧兰何妈妈迎了出来。

  刘氏笑道:

  『真真你们的脚倒快,不想倒是走到了我和你们家姑娘前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