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的跟爷过吧[穿越]_作者:廿廿呀(30)

  宋平安一脸憋屈的瞪着他,心里头闷的慌,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很期待他死缠烂打和没脸没皮,但是话到了嘴边又是另一番意思,“老子警告你,在有下次老子扒了你的皮。”

  薛铭非常配合地说:“好!”

  “娘的!”这和宋平安期待的不一样,心里复杂地想:“不是应该说那种话吗?”

  薛铭又摆出一副“我什么都听你”的表情,彻底把他给激怒了,指着他的鼻子大吼:“你她娘脸也好了,等老子把花生玉米卖了,你就给老子滚!”

  “好啊!”若不是听出他是在故意激怒自己,薛铭肯定不会一口答应,这几天他才用冷战术,看来成绩不错,想着应该在里面再加一把火。

  宋平安完全怒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张了张嘴,愤懑的转身离开,闷闷地在心里骂:“滚!早点滚!”

  第15章 跑商离家

  宋平安没有想到自己让薛铭走,他就真的走了,本以为他会像之前那样厚着脸皮,自己打不走也骂不走。

  发现他不见了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晒花生,往常薛铭都会跑过来帮忙,便偷偷去窗子边看了一眼,却见没见到人影。

  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扛着锄头假装要去地里干活,地里也没见到他,又贼兮兮地跑到塘子里看了一眼。

  回来的时候碰到村里的婶子,才知道天没亮他就搭着牛车走了。

  宋平安这才意识到,薛铭走了。

  一言不发的走了,不对,昨天是自己让他滚的。

  他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前面的歪脖子树,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闷闷的很不好受,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

  宋母在薛铭的方子的调养下,现在已经不咳嗽了,还能帮忙干点事,看着堆在院子里的花生,又瞅到他坐在大门口发呆,连喊他:“平安,院里的花生怎么还没有晒?”

  宋平安这才收回视线,莫名其妙地回了一句:“阿母,薛铭走了。”

  宋母没听出他语气里的不对,嗯了一声,说:“我知道!”

  话音一落,就见着他猛然从地上起身一脚踹在了门上,也不知道在发什么火,嘴里骂骂咧咧地说:“滚了好,滚了就永远别在回来。”

  与此同时,薛铭坐着牛车一路颠簸到了镇上,慢条斯理的弹掉身上的灰尘,又抚平衣服的褶皱。张书文等他弄完才去接他手里的东西,又往他身后瞟了瞟,没见着上回那个汉子,小心翼翼地问:“老板,就我们俩吗?”

  薛铭从袖口里摸出一两银子甩给他,道:“先把车上的梅子卸下来,再去吃东西,最后准备干粮。”

  “好唉!”张书文激动的应声,跳到牛车上卸梅子。

  薛铭昂首阔步的往前走,等他把梅子安置好俩人便去附近的酒楼吃饭。张书文平时家里穷从未上过酒楼,这会盯着满桌菜色垂涎欲滴。

  薛铭上辈子吃惯了美味佳肴,只夹了一筷子瘦肉便再无吃菜的欲望。这菜和宋平安的手艺相比简直天差地别,瞬息之间他便又想起了宋平安那张常怒的脸。

  嘴角噙着笑,想着他发怒时横眉竖眼样子,想着他狂躁时举刀怒不可遏的样子。

  他满上一碗酒豪饮下肚,不曾想又是天壤之别。

  此时才真的后悔起来,临走之前应该带点宋平安做的干粮和自酿的酒。

  而一旁的张书文像是饿了几天的狼完全没有意识到他郁闷的心情,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生怕有人和他抢一样。

  若不是为了接下来的路程,薛铭真的不愿意在动下一筷子。目光将酒楼上下打量了一遍,问道:“在这买一家酒楼多少钱?”

  张书文往嘴里塞了一块鸡肉,喝了口酒咽下去,道:“我琢磨着也就两三百两吧,咱们这地方小,要是去县里开家酒楼就贵着哩,去府城和省城就更贵,少说也得两千两。”

  薛铭在听到价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一趟走商定时要走半个多月,他计划是先去县城摸摸情况,有了足够的银钱在去府城和省城。

  张书文又问:“老板你要开酒楼吗?咱们这里的酒楼不挣钱,亏,很亏!”

  回去肯定是要带点东西送人,按照现代人的套路就送房送车。薛铭要送的就是酒楼,就宋平安的手艺不开酒楼浪费了。

  如此他又喝了口酒,打算等回来的时候让张书文去打听,价格合适的话就给宋平安盘下一家酒楼做礼物。

  吃饱喝足张书文便带他去附近瓷器店里,买了十个碗又去准备足够的干粮,最后在渡口雇了一条乌篷船,船家姓张和张书文有过交集,家里也不容易平时靠着打鱼也赚不了几个钱,说了路线谈妥了价格便帮忙搬梅子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