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你又要棉花又要棉籽?”孙贯之前一直哆嗦着,听到齐文宇的这句话,却很快问道。
“没错。”齐文宇点了点头。
“王爷,棉花去籽以后,价钱贵上十倍不止,买没去籽的棉花拿回去自己去籽,最后摘出来的棉花比同样价钱买的去了籽的棉花能多上一倍,王爷既然两样都要,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买没去籽的?”孙贯小心翼翼地开口,他跟闽州的商人接触不少,棉花又是闽州最大的出产之一,虽然了解的不多,却比齐文宇这个只见过棉被没见过棉花树的人多。
“是这样吗?”齐文宇愣了愣,棉花去籽和不去籽是怎么回事?
“王爷,是这样的,现在闽州还有人专门买了没去籽的棉花去了籽然后卖棉花,以此谋生,不过一朵棉花里就有好些棉籽,给棉花去籽是件非常费工夫的事qíng……现在有些人,没去籽的棉花直接晒了打散做被子的也是有的,一样暖和。”
“既然这样,我就收购没去籽的棉花吧。”齐文宇想了想,又道:“你带我去看看棉花去。”
“是,王爷!”孙贯马上就道,同时松了一口气,并且又想起了无意间听到的别人说的齐文宇好吃的事qíng:“王爷,闽州又不少特色菜,佛跳墙、七星鱼丸、盐水虾、荔枝ròu、最排骨……王爷来了闽州,要不要尝尝?”
齐文宇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132
闽州生产棉花,因为如今正好是棉花收获的日子,因此想要收购棉花非常容易,秦继祖拿出了足够的钱以后,就有一大筐一大筐的棉花被送来了。
在枝头的时候就已经绽放,又不曾淋过雨的棉花,全都雪白雪白的,里面包裹着一颗颗饱满的棉籽,不过却不可能所有的棉花都这么好,亦有一些棉花发huáng而且不蓬松,这样的棉花,很多都是在枝头迟迟不绽放,最后被农民剪下晒gān之后取出里面的棉花的。
去籽的棉花基本都是富贵人家购买的,因而全都雪白雪白的不含一丝杂质,而没去籽的棉花,里面混在着不少发huáng的棉花不说,还有晒gān的糙叶之类,单看外表就差了许多。但是这种棉花确实非常便宜。
夏州的百姓需要的就是便宜,既然一样保暖,看起来模样差点又有什么关系?骆寻瑶让秦继祖和雇来的闽州老农一起收购棉花,自己却是跟齐文宇一起,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看看这闽州风光,尝尝闽州的美食。
对于齐文宇的安危,骆寻瑶一向非常重视,如今又惦记着前朝余孽的事qíng,也就更加的小心翼翼,甚至就跟当初在扬州时一样,还特地让孙贯找人去查城中的qíng况,看看是不是有身份不明的外地人大批来了此地。
齐文宇虽然好吃,但也听话,在骆寻瑶提起过前朝余孽的事qíng以后,他对孙贯提的去外面吃的提议也就拒绝了,不过在闽州知州将厨子请来以后,他倒是并不会拒绝。
闽州靠海,吃的东西里面,就有一些在北方绝对吃不到的海鱼,齐文宇好吃,并不挑食,一开始对某些食物有些吃不惯,后来却爱上了。
“今天吃什么?”齐文宇刚起来,就看向了骆寻瑶。
“看看那位知州会送什么过来吧。”骆寻瑶笑道,孙贯摸准了齐文宇的喜好以后,再讨好人的时候就非常上道了,这几天,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不带重样的。
这天早上,吃的就是炸chūn卷、蛎饼和鱼粥和几道凉拌的小菜。
炸chūn卷跟之前吃过的大chūn卷有所不同,相反一个个都做的非常小巧,只有成人拇指大小,因为皮比较薄,隐隐还能通过馅料不同的彩色猜出来这些chūn卷的口味完全不同,蛎饼也跟他们之前吃过的巴掌大小的不一样,竟然全都做成了小巧的梅花模样,最后就是那碗鱼粥了。
这鱼粥用的不是海鱼而是非常常见的鲢鱼,鲢鱼背上的ròu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用刀子刮下鱼ròu,用鱼ròu熬粥,再加入jī蛋以及ròu丁,撒上葱花,味道非常鲜美。
齐文宇素来爱吃荤,这三样东西当然合了他的心意,不过骆寻瑶却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几道菜,怎么跟往常的有些不同?也没有那股子油味儿。”
在北方做菜大多用荤油,但是在南方却有所不同,闽州这里,就有人种植油菜炒熟榨油。骆寻瑶当初在那云月庵曾吃过好些素油做的菜,其中就包括就菜籽油,而这菜籽油,一直都是有一股浓重的菜油味儿的。
“王妃的眼睛就是亮!这几道菜,用的不是菜籽油,而是棉籽油。”孙贯点头哈腰地讨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