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苏格拉底_作者:玖月晞(72)

2016-08-30 玖月晞

言焓沉默半刻,道,“这一次,我们遇到了连环杀手,而且是团体的。”

会议室里每个人都感到一股沉肃的气息。

“更特殊的是,这次的连环杀手团体,成员并不固定,杀手可能成为被杀者,被杀者也会选择‘帮助’他人而成为杀手,可即使如此,整个团体的结构却仍然稳固。

他们和常见的连环杀手不同,不仅成员多,而且,并非随意或按照个人喜好愤怒去定向寻找猎物,而是猎物主动找上他们,请他们帮忙自杀。”

如此诡异的“连环自杀”或“连环帮人自杀”案,别说誉城,放眼全国都是闻所未闻。

苏雅沉吟:“这个连环杀手团体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复杂得多。”

第31章 chapter31

很快,一队和三队的人把可疑的自杀和意外事件都整理了出来,从上月3号持续到今天,共有6起。

死者1,女,26岁,毕业后一直在家啃老,找不到工作,公考连续4次失败,jīng神压力极大。父母表示她有轻生迹象。

死法:跳楼。

死者2,男,29岁,销售员,年近30仍然一事无成,职业毫无建树,没有前途。对事业迷茫之际,在父母催促下多次相亲,可没房没车工资不高,倍受打击。多次向父母和同事说“感觉生活熬不下去了”。

死法:意外车祸,被法拉利撞到,父母获赔偿120万。

死者3,男,24岁,记者,对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的黑暗与秘辛深感无力,患有抑郁症。

死法:开煤气自杀,中毒而死。

死者4,女,17岁,高中生,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常常被同学嘲笑。整容失败后更不敢见人,变得脾气古怪bào躁,经常对父母哭诉不想活了。

死法:泡在浴缸里,割腕自杀。

死者5和6则是最近的游泳池电击死者和活动教室吊死女研究生。

这6起案子唯一的共同点是,死者的手机都不见了。那上面很可能有死者和杀手团队联系的工具。

除了割腕自杀的女高中生和理工大研究生是学生和家教的关系外,其余的人均没有任何联系。

另外,三队的人调查女高中生割腕案的时候,查过她家的家教,但那家父母说,女儿和家教关系很好,两人很聊得来,常常一起说心事。父母原以为有家教姐姐可以倾诉,女儿会走出整容失败的yīn影。

而案发时间女研究生正在学校上课,有很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这次,三队的人重新检索案子,特地调取了前4起案子案发地附近的摄像头,结果均发现了类似理工大学摄像头里的人影:都是穿着宽大得可以掩盖体型的大衣,戴着遮住脸颊的帽子和黑色的手套。

由于冬天这样的装扮很自然,所以好几次逃过了侦查员的眼睛。

由此也证明:自杀案的幕后策划者的确是个团体。

警方也发现,他们每次出行的人数不一,一般都是2,3个。但通过他们的身高和走路姿态判断,应该有4个人。

不过,xing别暂时无法判断,也不知有没有成员至今未出动。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言焓提出了一点:“那个策划团队,我指的是自己本身没有自杀倾向,只帮助人自杀的这一部分人,全部是男xing。”

甄暖转转眼珠,没想明白他从哪里推理出来的:“为什么?”

“在游泳馆杀人案里,这个团体露出了弊端。”

“弊端?”

苏雅瞬间明白了,替言焓回答:

“游泳馆杀人时,他们让下一个自杀者也就是女研究生登场了。因为女xing很难将男xing摁进水里淹死,这可以大大降低怀疑度。

试想,如果当时出现在游泳池的目击者是男xing,黑子你会怎么办?”

黑子一愣,不好意思地揉揉头:“我会把他请回来,再怎么也得拖着他,等尸检结果确定了再放他走。”

“对。”苏雅道,“这又是一次惯xing思维的误区。在一眼看上去需要力量杀人,而死者是男xing的时候,女xing的嫌疑会大大降低。”

甄暖立刻回过神来:

“所以派一个女xing去现场帮人自杀,可以降低当场抓包的风险。

不过,这个女孩第二天死去后,警察必然会觉得蹊跷。可即使觉得蹊跷也很难找出幕后人,因为幕后人和死者根本就没有相关的联系,很安全。

事后引起警察怀疑,总比在游泳馆当场抓住或者被警察看到脸要好。

如果他们的团队成员里有一个女xing,警察会很难把游泳馆和理工大学联系起来。之前说的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他们的同伙里没有女的。权衡过后,就只有让下一个自杀者来帮助游泳馆的男人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