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古代的大理朝……
宋问又将所有木匠集合起来,讨论如何制作一架手摇水车。只用一桶水的量,普通女子也能通过手摇将水运送到花墙的顶端,然后架设打孔的长竹筒,水送到顶端的长竹筒上,采用滴漏方式进行灌溉。
花墙分了三层,每个陶花盆底下都有泄水孔,多余的水会漏到最下一层,不用的担心水过量烂根的问题。
木匠们听完宋问关于手摇水车的设想,加之宋问当场画了首要水车的草图后,都十分激动,当下就决定要开工。只一个老木匠担忧道:“这水车造起来,本身重量大,再运水,怕是女子力气不够。”
“我见过有人将辘轳这里……”
宋问指着草图上对应的圆咕噜位置,“底下用滚珠轴承,珠子会滚动,可以借力,十分轻便。这滚珠一般用铁制,嫌铁太贵的,也可用石头,或者烧些硬陶出来。”
老木匠喜上眉梢,呵斥一众激动忘形的年轻木匠,才稍稍镇住他们的激动来,不过自己拿草图的却抖个不停。
萧略直接上前,伸手拿走他们手上的草图。之前他不知道宋问让他们做的是这么厉害的东西,否则绝对不会直接让他们过来。
“萧、萧将军?”一个年轻木匠摄于萧略气场,目光一路追着那被拿走的草图,到底是不敢反抗,只弱弱喊人。
老木匠到底见过的世面多,脸上潮红也慢慢落了下去,等着萧略说话。
萧略道:“一会儿宋大人会写一份契书,你们若是签了契书,那么你们就可以继续研究手摇水车,并且这李府上的手摇水车也是要你们做出头份来。若是不签的,那我的人会护送你们离开李府,直到朝廷推广手摇水车为止。”
这是要看守他们?!
几个年轻木匠面面相觑,总算是意识到自己接触了什么东西。刹那间,脸色都难看起来。
宋问茫然了一下,迅速翻了下原身记忆,发现大理朝没有手摇水车。那问题就大了,他的脸色也一下子严肃起来。
萧略知道宋问明白了,点了李府一个下人让他们去衙门请秦温如来。宋问失忆不记得读过的书,这个人设还是很稳的,需要拟写契书,秦温如比较合适。
木匠对自己做惯的东西,只看过草图,加上宋问适才大略解释过原理,他们摩挲下也就能弄出个一二来。
宋问当然是希望他们都签下保密契书:“你们签了契书,等朝廷开始推广,你们便是首批会做手摇水车的,京城的富户或重臣庄子上的水车,他们要先用上,自然价钱也会开得高。
你们不怕没银子赚,但你们要是不签……”
他眼神往萧略那边飞了下,大有放萧将军的意味。
却是,宋问笑说:“我身为长安城县令,执掌农事,区区一个手摇水车实在没什么,日后说不得还有些别的。不愿意签契书的,日后恐寻常的木匠活也在京城是找不到了。这年头,背井离乡,太可怜了,是不是?!”
木匠们都望向老木匠。他们本来没想到手摇水车赚钱这一层,只想着这物件实在好,被萧略提及契书才想起来,这会儿被宋问连消带打的,边上还有满身肃杀的萧略盯着,整个人都都没了章法。
老木匠顶着众人目光,艰难道:“好,我答应。”
他眼中的光亮却是暗沉了下去,仿佛一下就老了不少。
其他木匠颓然跟着答应了。
既然都答应了,宋问也不怕他们跑了,让萧略把草图给他们,先动手给李府的手摇水车做出来。
不出一盏茶的功夫,秦温如便过来了,听宋问和萧略一说,神色古怪道:“宋大人要将手摇水车教给朝廷?”
宋问点头。
秦温如道:“虽宋大人是朝廷命官,但非工部官员,这手摇水车给不给朝廷也可以商量。萧将军没实际接触过这些,其中可动手脚的地方很多。”
他的意思是不用这么实诚,给朝廷白占便宜。
萧略、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就是一见手摇水车就觉得好。
他镇守边陲,那里地少,很多地方农人好不容易在山中开垦出的田地,要农人一担子一担子挑水浇田,可一亩地,要时常浇水,哪个农人家也没这般功夫。何况也不能就守着山上的地,其他地也要种,往往一年下来,两头跑,万分辛苦,但收成凉人心。
若是水一事上轻松了,地里怎么都能增几成收成,家中也能分出人手去开坑更多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