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田_作者:南玄(94)

2019-04-12 南玄 种田文

  回去还是没见着人的阿眠,又过来了,正听着宋问解释,奇怪问说:“少爷真在树上?我喊少爷,怎么没应?怎么从树上摔下来了,可有伤着?”

  宋问不动声色白了他一眼,然后一派正经解释说:“如今七月,正是吃烤知了的时候,我上树看看。没想到摔下来了……”

  阿眠单纯,没觉出不对,点了点头说:“少爷想吃,可以叫我们去啊。少爷哪里会爬树,好在人没摔着。”

  他本想埋怨萧略让宋问上树,但视线一过去,就见着萧略鼻头上红红的一圈,心里古怪,指着萧略说,“萧将军鼻子怎么了?让知了咬了?知了不咬人啊!”

  宋知了硬着头皮解释:“不是。萧将军忙着接从树上掉下来的我,谁知道我重,他直接鼻子撞树上了!”

  这么扯的谎,阿眠竟然点头信了:“哦。”

  阿二看了眼蠢货阿眠,又看了眼自家将军红鼻子,再看一派自若的宋问,冷不丁开始怀疑自己难不成是疑人偷斧,真想多了?

  阿眠放下了宋问的事,赶紧说:“少爷,两位员外郎大人,还有少原县令来了,正在院子里等。他们知道宋老夫人今日就能入祖坟,说是想上柱香表表心意,以及商议造水车之事。”

  宋问点头,脚下快了几分。回了宋家院子,又把之前抓知了摔了的说辞说了一回,顾不上寒暄,回了屋迅速擦洗了下,换了身衣服,出来见客。

  少原县令卖好说:“我寻思这造水车,不如就先在平溪村造上,一来宋大人本就已在此地,也免得反倒落下了本村。”

  宋问没推辞,笑说:“也好。”当即遣了阿眠去找里正过来,询问村里水源问题。

  平溪村有一跳条贯穿村子的溪流,水量不大,但也不小,因此而得名。村子里的田地也多围绕溪流两边的山上,在溪流造水车,润泽山上所有田地不太可行,但要是顺着溪流造,又有水被截留的问题。

  这还要多加商量才行。

  宋问想起宋父说过溪流对面的山上有一条山水,能引下来,但水量少,所以引的人也少。

  原身没去看过那水源头是什么模样,于是与里正提了一句,问说:“我见村人对面山上的田地边却是有一条沟渠,想来就是我爹当初说的那山水引下来的路径。不知那水源尽头如何,能挖开,供上吗?要是能,就将水车建在那里,再搭竹子下山,这比取溪水要方便不少。”

  里正摇头说:“村里之前去看过,是从一块有一间屋子那么大的巨石缝里流出来的,再后头就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了,没人去过。要建在那边,怕是要先将巨石弄开……”

  这肯定人力不行了!

  一时没商量出其他水源,只能让工部两位员外郎和少原县令一块跟着,去溪流那边看看实际情况,谈论下究竟要如何架设。

  平溪村这边是会种植水稻的,但原身印象中产量很低。

  一个估计是大理朝这时候种子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他们没有插秧,直接种子来种。田地就那么些,他们习惯了能多种就多种,也不太注意空隙,最多留点让稻谷生长的缝缝来,这对水稻是很影响产量的,插秧也是为了后期规划间隙。

  还有一个就是水肥的问题。肥这一块,宋问没什么想法,但水要是有水车,起码水稻能长得好。今年是晚了,要是明年,最好鼓励他们在稻田里养点鱼,肥力也能上去,稻米口感也能更好,鱼也是个收成。

  至于立体农业,在村里不适合,光是那些框架,成本就太高了。村人平常打个家具,都是家中一件大事,不适合他们。倒是县里有富户,可以推广推广。

  村里还是要想别的赚银钱的法子

  第52章

  平溪村的溪流水量大的地方地势不太行, 需要人力改造。而更重要的是, 宋问发现自己太想当然了,溪流倒是穿村而过, 可对面山高,溪流的水最多能浇灌溪边的田地,再高些就不行了。溪边滩涂面积倒是不小,可惜水稻也畏水,水太多了, 水稻死得更快。

  少原县令、里正与两位工部员外郎商议,选定不下究竟是在村子水量最大处建大的水车, 还是平均下来,尽量兼顾着多造几个小水车。就算是要造小水车,选在什么位置造,离谁家的田地近, 可不单单是水量能决定的。

  造水车对于少原县令和两位工部员外郎, 甚至里正都是功绩, 他们肯定会上十万分上心,宋问乐得放手, 招呼了一声,与萧略一道上山去找找如今见着已经水流十分小的那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