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后想都未想,道,“让仁德看着办吧。”
宋嘉言便不再说话了。宋家虽是寒门出身,可宋嘉言出生时宋荣就已经是官身,当初,宋嘉言被立皇后,宋荣也是跟她讲过朝中形势的。尤其,宋嘉言做皇后这几年,说是后宫不可gān政,她自己也注意避嫌,不过,前朝的事她还是稍微知道些的。
皇权自然是高高在上,不过,东穆王朝是有内阁的。内阁辅助君王处理朝政,权柄也不小,否则,当初昭文帝要立她为后不至于费那般力气。
方太后依赖小儿子,却是太想当然了。不要说仁德亲王藩王之身要避嫌朝政,就说仁德亲王的年纪,真叫他主政,还有内阁什么事?
不要说祖宗规矩、朝廷法度,便是从私心私利算,内阁那些人也断不能叫仁德亲王如意的!昭文帝如今这番qíng形,宋嘉言想活命,九皇子必然要登基。可是,这种qíng形下,九皇子登基之事定然不会太顺遂,宋嘉言深知朝中大臣对她的忌惮,索xing先叫方太后与内阁去较量一二!
内阁里六位辅臣,自昭文帝突病,便未曾离开内阁一步,此时,听到方太后的口谕,内阁首辅彭老相爷的眸子微微一沉。
内阁次辅乃礼部尚书李修竹,首辅未说话,李修竹却是明白彭老相爷的心意,对来传谕的内侍道,“陛下病重,宫中尚有四位皇子,皇子尚在,自来没有藩王主政之理,臣等请求面见太后娘娘。”
内侍李清乃方太后身边大太监,自来得方太后重用,却是与前朝打jiāo道不多。李清道,“太后娘娘悲伤过度,能不能见诸位大人还两说。如今,诸位大人还是先接了太后娘娘的口谕,奴婢也好回去复命!”
彭老相爷沉声道,“我等身受陛下皇恩,今陛下龙体不适,宫中皇子有九皇子为嫡,六皇子为长,论及血统,也轮不到藩王主政,请太后娘娘恕臣等不敢轻受此谕!”
内阁此番态度,李清心下微汪,也不敢qiáng求,讪讪而去。
内阁排行第三的辅臣乃兵部尚书郑守,郑尚书忽然道,“不知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意思?”
当初宋嘉言立后,彭老相爷反对声音最响,此时却沉默了。他当然不喜欢宋嘉言,可是,如今看来,方太后显然更是个狗屁不通。竟然说出仁德亲王代政之语,实非国之幸事。
这种qíng况下,彭老相爷不得不考虑凤仪宫的态度了。
尤其,凤仪宫育有嫡皇子。
☆、164晋江原创发表
方太后第一道口谕就给内阁顶了回来,还未听完内侍回禀,方太后已是气的了不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嘶声斥道,“皇帝不过微恙,这些大臣便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他们眼里还有谁!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内侍李达跪在地上,满头冷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宋嘉言轻声劝道,“太后娘娘息怒,前朝的事务,我是不懂的,想来还是陛下的病qíng要紧。”这还是亲儿子呢,方太后便在昭文帝的卧室里大吼大叫,哪里是让昭文帝养病的意思。
方太后脸上微窘,想来母子间自有感qíng,便起身去了隔间细问李达来龙去脉。之所以避着宋嘉言,也是不叫宋嘉言有cha手余地的意思,殊不知宋嘉言本就无此意。
后宫的事,宋嘉言是有把握的。但,前朝与后宫完全是两个概念,尤其前朝国政,那些内阁老臣,无一不是老狐狸出身,要对付这些老家伙们,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甭看方太后身份尊贵,可现在皇帝儿子躺下了,她这个太后,不见得能从内阁讨得便宜出来。
宋嘉言力道适中的为昭文帝按摩头上的xué位,她本就自幼习武,粗浅的医书也看过。昭文帝忽然这般,太医倒是教了套按摩的法子给宋嘉言,不仅是为了舒缓病qíng,也是为了保持昭文帝身体肌ròu的活力。
隐隐的听着方太后的喝骂之声,宋嘉言给昭文帝从头到脚按了一遍,吩咐梁嬷嬷去将皇子皇女们都请来,连同端睿公主也去通知一声。
方太后可能是给内阁气着了,直到仁德亲王入宫请安,母子两个不知在隔间嘀嘀咕咕些什么。过一时,李达来请宋嘉言去隔间儿说话。
宋嘉言jiāo待心腹宫人一声便去了。
仁德亲王连忙起身给皇嫂请安,宋嘉言叹口气,“王弟免礼。”在方太后下首坐下,望仁德亲王一眼,宋嘉言眼中流露出一抹焦色,道,“这好端端的,陛下忽然发了急病。太后娘娘与我都没了主意,王弟来了,我也就放心了。”
仁德亲王忙道,“皇嫂折煞臣弟了。”仁德亲王并非方太后,他与宋嘉言没啥jiāoqíng,不过,当初可是共患难过的。宋嘉言能做了皇后,绝不是好相与的,仁德亲王这把年纪,断不会听得三两句好话就失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