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重生_作者:石头与水(100)


胤禟一直送到门口,太子道,“行了,都回去吧。我也好回宫跟皇阿玛说一声,免得阿玛惦记。”
太子并未用全套排场,只是辆略大的青绸马车与太子妃共乘,后面跟了几十名侍卫,低调至极。
饶是到了这个年份,也没出现历史中太子排场衣物逾制违例之事,便是太子那个奶公在内务府也是老老实实的当差,不见一丁点儿的错处。胤禟轻笑,这个太子真是个聪明人哪,给康熙做太子,无过就是有功了。
太子先让宫人送太子妃回宫,叮嘱了几句小心的话。
太子妃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圆润的脸上却不见半分憔悴,气色极好。如今她已有嫡子傍身,家族显赫,太子对嫡子的态度也让她更加心安。如今且将宫务暂jiāo与两个侧福晋手上,自己一心保养身子为要。
石氏浅笑,“殿下放心,妾身醒得。”
太子这才往养心殿去复旨。及说到弘恪抓了卷航海图时,康熙脸上并未见喜色,只是点了点头,“弘旭明年也将及周了,待两个孩子大些,倒正好是个玩伴。小九xing子跳脱,宜妃年岁也大了,jīng力略有不足,不过担个名罢了,你看让弘恪在毓庆宫可好?”
有啥不好,天大的好事!太子却略一犹豫,“是。小九幼时也常在毓庆宫玩耍,弘恪看着也是个活泼机伶的,儿子怎能不喜欢?可到底是小九头一个孩子,小九也极疼的,还是问一下小九比较妥当。”
太子发愁如今对胤禟定位,最开始他就是想笼络宠妃的儿子,后来时间久了还真是拿胤禟当自己的小兄弟,可现在,他不确定得罪了胤禟,这小子会不会chuī枕头风。他爹够英名,可俗语也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来着。
康熙温声道,“朕来跟他说。”
……
这种事康熙素来是雷厉风行的,趁着胤禟留宿,让御膳房做了几样胤禟喜欢吃的菜。
趁着胤禟刚吃饱正心顺时,才开口,“你母妃这几日身子好像有些不大慡俐,朕差太医看了,说是年纪大了,得好生调养。你若是不忙,多去看看,成天东奔西蹿的忙什么呢。”
“哦,额娘可能是更年期到了吧。”胤禟随口道,古人寿命比现代人要短许多,更年期可能会提前,宜妃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呢。见康熙皱眉似不解,胤禟道,“我是说,可能是年纪到了,难免jīng力不好。”
康熙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朕正是要跟你商量一下弘恪的事。”
听康熙用上了“商量”二字,胤禟垂下眼睛看了会衣服上的暗纹,才抬眼望着康熙,“嗯,什么?”
“朕知道你不愿意让弘恪住在你府里,你经常不回府不说,董鄂氏如今大着肚子,府里也没合适的人带他。”康熙温声道,“你这个xing子,带孩子也没什么耐心,朕想着,弘旭年纪跟弘恪差不离,你小时候也是成天长在毓庆宫的,不如让你二嫂帮你看着,如何?”
胤禟半晌没说话,康熙又道,“你幼进学后,不跟朕住了,倒常把毓庆宫当家。你二哥二嫂的xing子你也知道,总不会让弘恪受半分委屈。”
“不行,我自己带。”胤禟一口拒绝,看向康熙,“我是不喜欢带小孩儿,可弘恪是我儿子,我就会抚养他长大。这跟喜不喜欢无关,这是我的责任。待他再大些,同弘旭一起玩儿倒无妨,如今二嫂自己也有了身孕,弘旭又小,哪里还有心思顾及别的。没事儿,你别担心,我在宫里弘恪跟我在宫里,我回府他就跟我回府。咱家别的不多,奴才下人有的是,带个孩子还能慌了手脚不成。”
康熙见胤禟断然否决自己的提议,这口气是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又想自己已经在太子面前夸下海口,涉及到面子,康熙就有几分恼。
胤禟岂不能看不出康熙神色不悦,便道,“待弘恪大些再说吧。我知道皇阿玛一片好心,弘恪毕竟是太子哥哥的嫡子,等闲人也没这个福气。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我又岂是不知好歹之人,可现在弘恪毕竟太小了,等他略通人事,两个孩子住在一起倒能彼此上进读书。”
康熙只能应允。
太子殿下等了几天,见他老爹提也不提弘恪之事,便知道老爹是碰了钉子,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一口应下来。再瞧胤禟这本事,他还真得赞一声,想当初他亲娘孝诚仁皇后据说最得他老爹看重,两人青梅竹马的患难夫妻,最后怎么着,他亲娘难产,太医问保孩子还是保孩子她娘?瞧如今便知道了。再远里想,他曾祖母,有了名的铁血女人,历经三朝三帝,辅佐两代幼主的太皇太后,气晕过去也没能阻止年轻的康熙帝撤藩,当然这事儿属于宫廷秘史,拢共没几人知道,他爹又是最后的胜利者,更没人提了。可如今,他老爹都在他面前把话撂下了,结果,没下文儿了。太子殿下不由重新思量起胤禟的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