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重生_作者:石头与水(43)


十一阿哥马上接话道,“来给额娘请安时,九哥端着一盘子花生糕吃了一路呢,好多宫人都看到了,我说他还不听。”
胤禟抬手给了十一后脑勺一下子,小小年纪还学会告状了。十一阿哥虽比胤禟小两岁,可从小生得壮实,论个头也只稍逊胤禟,哪肯白白挨打,伸手就要打回去。
见两个儿子闹在一起,宜妃训斥道,“不许闹了。还是小孩子么?”
胤禟攥着弟弟的手腕说,“你还想不想跟我一起住了?”
十一阿哥才不动弹了,胤禟又对宜妃说了一遍让十一阿哥跟他出去住的事,宜妃摆手,“你别妄想了,没这规矩,你是皇上恩典。十一再出去住,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不成体统了。你别开这个口,也省得你皇阿玛心烦。”
“又不是常住,就一年。”胤禟寻思着,历史上的小十一可是早早死了,可他瞧十一这身体,怎么看也不是早夭的兆头,难道是被人害的?胤禟一直在寻思这事,想来想去还是把十一带在身边比较放心,“近来总觉得心神不宁,我想着过了年去万佛寺吃段长斋,带着十一去庙里沾沾佛家气息,未尝不是福气。”
这时的人多少都迷信,尤其是女人,宜妃马上皱着眉毛问,“怎么心神不宁了?可有宣太医看看?”
“没事儿,额娘别担心。”胤禟安慰宜妃,“我身子好着呢。”
在宜妃这儿用了些点心,至天略黑,胤禟与十一才从宜妃处回各自住所。
康熙同几位大臣仍在养心殿议事,胤禟便回了自己的暖阁,洗漱后拿了本书倚在chuáng头看,早早安歇。
康熙并未同胤禟提及此事,胤禟更不会自找麻烦,只是在年前他终于得到康熙的允许搬回阿哥所,看着自己的小院子,胤禟才真正觉得舒心。
接下来便是过年了,祭天祭祖大宴小宴,真是忙得头晕脑涨,这要身子不好的,真得要了半条命。
过了年,康熙便准备西征事宜。胤禟趁着康熙心qíng好,便提出回庄子住,康熙笑了笑,“在宫里住着吧,朕西征噶尔丹,准备把你几个哥哥都带上,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宫里也帮衬着太子些。真喜欢住宫外也日后再说。”
胤禟顿时苦了脸,支吾着看向康熙,康熙道,“本来想带你一同去,想想还是算了,你在宫里照顾好这一大家子,朕回来给你记一大功。”
“哦。”
康熙挑眉,这算是什么话,“哦”,他还真没听过有人这样回话的,见胤禟低着头一副不qíng愿的模样,忍了忍才淡淡地道,“朕不知道是哪里对不住你,还是你天xing如此,这宫里住的都是你的父母兄妹,朕同你的兄长们出征打仗,让你照看一下弟妹,你就心不甘qíng不愿,即如此便罢了,你愿意住哪儿都随你,出去吧。”
胤禟听到这话,一双凤眼圆睁,怒道,“我怎么了?你让我办的事我哪次推脱过?怎么了?我天xing凉薄?谁心里没自己的小算盘!您要找个大公无私的,还是再去山东祭祭孔圣人的好!既然皇上有旨,我今儿就搬到庄上去了!”
康熙一怒,倒没一巴掌把胤禟打晕过去,狠狠赏了一顿板子,康熙说了,不许伤了筋骨,几个行刑的奴才都是经过特训的,一顿板子下来皮开ròu绽,不伤筋不动骨,太医开了药,说大半个月也便好了。
胤禟在屋里养伤,门户紧闭,不相gān的人都不见。伤一好,马上命人打点行李出宫,周嬷嬷瞧着实在不像话,劝道,“阿哥好歹也得跟娘娘说一句不是。”
胤禟自小极有主意,周嬷嬷又是个识趣的,觉得自己主子有出息。如今这势头,胤禟是对皇上有怨望了,周嬷嬷心中惊骇,劝了又劝。
“不必说,我也是奉旨出去。”胤禟脸色温和。
周嬷嬷急得跺脚,转身去了宜妃处,在翊坤宫外远远瞧见是康熙身边的内侍,便知康熙在宜妃宫里说话,又转身回去了。
康熙何等灵通的耳目,知道胤禟又要出宫,气得摔了茶盅,宜妃忙劝慰着,“这小子真是个犟种!皇上……”
“让他尽管滚!梁九功,你去告诉他,出去容易,他今天敢出宫门一步,便永世不得踏入宫门一步!”康熙着实怒了,他儿子一大把,还没哪个敢蹬着鼻子上脸的,真是纵坏了他。
宜妃听到这话,差点没晕过去,忙跪下求qíng,“都是臣妾教导无方,皇上且开恩,容臣妾劝导他几句,小九脾气拧些,可也不是不孝顺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