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_作者:御井烹香(201)


#
太孙的确已经有几天没进后宫了,只有偶然传回话来,让徐循看紧太孙宫里外,不令里外人等四处乱窜。——徐循心中越发惴惴,也越发不敢多问了,只是勤谨做事,多余的话,一概不多说,多余的事,也一概不胡乱打听。
如此过了小半个月功夫,连王瑾那边都是丝毫没有音信,徐循仿佛回到了鱼吕之乱前的宫廷里,这种平静,平静得太浓厚了,反而令她有几分窒息。
也因此,在这种平静中见到太孙过来,徐循仿佛是如蒙大赦一般——这种时候,她只有和太孙呆在一起心里才踏实。偏偏太孙这小半个月天天都在正殿歇着,却是极少进后宫来,徐循心里焉能没有一点压力?
两个人只要呆在一处,就是不说什么,徐循心里都是舒坦的。再加上她也看得出来,太孙现在心qíng不好,便越发不愿开口,只是安顿着晚膳的事qíng。太孙不言不语,只是坐在当地,等饭都上来了,徐循催他去吃时,他望着一桌的菜,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之色,却不举筷子。
徐循见他有异,便放软了声音道,“怎么,是不合口味吗?不如让他们重做些拿手菜来,你不是最爱吃酿鸭……”
太孙摆了摆手,沉声道,“把荤菜……都撤下去吧,今日,你陪我茹素……”
徐循和孙嬷嬷、钱嬷嬷对视了几眼,均不敢多说什么,陪着小心和太孙一道,把饭给吃了几口,太孙便失去胃口,掷了筷子,让人把饭菜撤下——可怜徐循也只能跟着他一道被迫节食了。
两人进了里间——从太孙今日茹素的表现看,徐循也不觉得今晚他们会发生什么事了,只是见太孙心事重重却又不走,思忖片刻,便壮着胆子问道,“大哥,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若是信得过我,不妨和小循说说……”
太孙瞅了她一眼,面上神色数变,似乎是许了徐循的提议,却终究没有吭气。
徐循见状,忙挥退众人,太孙等人都走光了,才长叹一声,将双手掩面良久,方哽咽道,“小循……阿翁他……已经去了!”
纵使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和怀疑,但徐循依然被这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方道,“这——这——”
她犹犹豫豫地将手放到了太孙肩上,“大哥,还请节哀顺变——”
太孙手一翻,将徐循拉进自己怀里,和抱个布偶似的紧紧揸住,在她耳边重重地叹了口气。
徐循试着轻轻地拍了拍太孙的背,在紧紧的束缚中费力又笨拙地回拥着太孙。不知为什么,虽然她只见过皇爷几面,但在太孙的泪水里,她也有了几分哭泣的冲动。
“小循,我……”太孙把徐循抱得更紧了些,他的话被泪水淹没成了含糊的呢喃。“我——我很后悔……我……这一次我怎么没有跟去……”
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一滴滴地落入了徐循的头顶,将她的面颊,也濡湿了一片。


☆、葬礼
太孙虽然在宜chūn宫里流了一点眼泪,却是未及细说,便又被来人叫走了——徐循此时,却是再无疑问,皇爷去世,这是天大的事!身为太孙,这时候要是空闲下来,只怕太孙宫里的人才应该担心了。
因为摆明了是在外地去世,听起来更像是在还兵路途中出的事qíng,徐循自然而然地就惦记起了在北京城不远处就藩的汉王。这时候她有点埋怨了,太孙也不是没和他说过皇爷对汉王的提防,怎么就还把他封得这么近呢?要是知道消息作乱起来,可不就又要不太平一段时间?在这种过度的当口,肯定都是希望越平稳越好的。
不过,也就是因为很近,所以汉王的一举一动也都瞒不过宫里人。徐循的这点担心,皇爷会没想到?太孙第二天过来吃饭的时候,便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现在主要也就是防着京城里一个,山东一个。”
京城里的那个,就是说的有了封地却迟迟不去就藩的赵王,至于山东那个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指的是汉王。徐循一边为太孙整理素服一边就问,“是不是也该和膳房打声招呼了?”
因为消息现在还没送回来的关系,膳房还是按正常标准,给送的大鱼大ròu的伙食。这个在徐循知道真相后看来,未免也有几分不像了。
太孙现在也没有大剌剌地就把素服给传出去,但是在外袍下已经开始穿孝服了,闻言,他摇了摇头,“阿翁是在榆木川去世的,距离北京有小一个月征程,现在虽然已经走了一半,但也还是有些太远了,不好走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