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晚就在永安宫歇的,但皇帝必须去华盖殿打个转,也是早被人接走去梳洗打扮,和装扮洋娃娃似的穿戴一新,不过他不必像册封皇后一样,穿最隆重的衮冕,皮弁服也就够了。在华盖殿里装模作样一番以后,派个穿红内史来永安宫册封她。徐循则在左右扶持下迎出宫门外,再回来行礼。
站了这么久,又走了这几步路,徐循这时候已经是浑身酸痛了,她艰难地在嬷嬷们的帮助下下跪行礼了好几次,接了金册、金印以后,差不多就算是礼成。徐循可以用近一个时辰,把她用两个时辰画的妆、梳的头发和穿戴的行头给卸下来了——不过不要急,这也不是说整件事能就这么结束。
大约第二天上午,徐循和皇帝又要全副武装起来,一起去奉天殿拜谒一番。跪拜完了以后,皇帝可以在奉天殿嬉戏一番。徐循本人则要回永安宫升殿,大开正殿所有门扉,一边chuī着冷风,一边在宝座上接受(这一阵很劳碌的)内外命妇们以及她娘家亲戚们的朝拜。
朝拜完了,擦擦被chuī出来的鼻涕,还来不及和娘家人多说几句话呢,她就得去拜谒两宫了。先到清宁宫给皇太后行礼,再去坤宁宫给皇后行礼。两宫都穿燕居服(也是礼服的一种,不是便服),在正殿等候,这么着拜过了以后,整件事才算是彻底结束。不论是名义上还是礼法上,徐太子才人都是正正式式地成为了徐庄妃。
然后,徐庄妃也很不负众望地紧跟着皇后、孙贵妃、何惠妃的脚步,顺利地病倒在chuáng了……
隆冬腊月,这样从天没亮到天已黑地折腾上两天,能不生病吗?这一身衣服,那是冬天chuī风寒,夏天捂中暑,chūn秋天还能给压出病来呢,所谓的册封大典,完全是纯体力活啊!
徐庄妃倒在chuáng上咬着手帕,一边打喷嚏一边愤恨地想:原来皇妃的尊荣,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不过,册封大典虽然辛苦了点,可成为皇妃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让徐循又惊又喜的第一个好处,也很快地就被传达到了永安宫。
☆、bào发
封了妃以后,徐循也可以说算得上是皇帝正式的小老婆了。和那些嫔妾相比,她的地位肯定是要更高的,不夸张地说,她在太子才人、太孙婕妤时期的种种待遇,已经被她封妃后的正式待遇比到泥水沟里去了。这种改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要一一盘点清楚,只怕还得花点时间。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每个月份例的不同了。徐循以前一个月也就是五只jī、五只鸭、五只鹅,每天两斤鲜ròu,以前在南方就是猪ròu,到了北方变成羊ròu了。然后各种鲜蔬啊、jī子啊、面食啊,油糖什么的,其实也是够她和她身边亲近的宫人们吃的了。宫里不成文的规矩,妃嫔们每顿吃剩的那都是赏给身边亲近下人享用的,所以多了也不怕làng费。
现在做了庄妃,徐循的份例等于是翻了三十倍,每天光是ròu就有猪ròu十五斤,羊ròu十斤,然后鹅三只,jī五只,熏ròu五斤,猪肚二个,羊肚二个……各种滋补品你比如说胶东的枣子呀,上好的黑糖啊,那都是几斤几斤的给,光是做点心用的面就有两斤多,米饭什么的那都是另算的了。即使是冬天,也有dòng子货鲜蔬供应,这些东西基本都是贡品,已经是很难拿钱去估算价格了。徐循刚进门的时候曾经一次xing赏过三千两银子,按这个吃法,可能也就够她吃个三年多的。
民以食为天,吃的质量都上去了,别的好处还能少了吗?借着封妃的借口,皇帝赏赐给永安宫千匹布料,其中绫罗绸缎绉锦绨绢,各色兼有,在外头能卖五钱银子的上好松江棉布,在这里根本都不上档次的。然后是各种她生活所需的琐碎用品,什么补子啊、鞋子啊,毛皮啊,都有赏赐。连宝石都是十几匣地往永安宫里送,徐循嫁妆里得的那批宝石,在里面只算是中等,其中下等的是用来镶嵌鞋子、衣饰的,中等的给徐循赏人,上等的给她做首饰。像是徐循以前得的红宝石蝴蝶坠子那样的好东西,匣子里也颇有几件可以相提并论的。
各种摆设自然也不必多说了,皇帝都亲自关照过的,底下人还能不重点关心?再说,徐循在内侍里有人缘也不算是什么秘密,王瑾、冯恩,一个是孙嬷嬷的对食,还有一个是受过徐循恩典的,这两位现在都算是呼风唤雨的大太监了,冯恩虽然因为当年抄检太孙宫的事,不大得皇上的喜欢,但却依旧很得太后信重,这两个人嘴歪一歪,管库房的哪还不知道怎么办事?什么天然山水人物的大理石cha屏啦、白玉的曲灯啦、象牙墨玉的围棋子,紫檀木的棋盘啦,这都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东西,全和不要钱一样地往徐循屋里送。至于人人都有的剔红漆器、铁力木家具,紫檀木小件和金玉如意、倭金围屏等等,自然也不必多说了,徐循屋子里的摆设几乎全换了一遍,她在太孙婕妤时期得的那些家具什么的,现在全被造册收到库房里堆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