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_作者:御井烹香(259)


金英和王瑾是最友好的,这会儿就暗暗地从袖子里冲王瑾挑大拇哥:兄弟你牛,早就和徐娘娘搭上线了。
不要以为御前大太监就是傲气四溢拿鼻孔看人了,在皇帝跟前办事,就和提头上差一样,这宦官命贱,和大臣不一样,说杀就杀了。谁知道哪天皇帝不高兴,自己人头就落地了,就被打发去守陵了?前朝的事妃嫔不好开口,这宦官的事,能得宠妃一句枕头风,说不定命就保下来了!王瑾和孙嬷嬷做了亲,现在是很招人羡慕的,也难怪金英打趣。
王瑾使劲赏了金英两个眼白,一低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孙氏年纪毕竟偏大,当时他没少被同僚嘲笑——太孙身边的大伴,能找不到年轻俊俏的宫女子吗?非得和个老姑姑搅合?
听到净房方向脚步微响,一屋子人忙都恢复了眼观鼻鼻观心的侍立姿态,王瑾垂着头一边肃立,一边美滋滋地想:都不懂了吧,娶妻娶贤——哥这才叫有远见呢!
#
王瑾在那还没得意完呢,永安宫却是jī飞狗跳。徐循现在身上有事,压根没想侍寝的事,早都卸了妆,换了家常衣服准备吃饭了。得,一口饭没送进去,那边人来传信了,她只好赶快又换衣服上妆梳头,重温了一遍太孙婕妤时的慌忙。
来传信的是马十,他笑逐颜开,在外头给赵嬷嬷学着皇帝当时的表qíng,“见娘娘牌子不在,眉头就皱起来了……”
徐循这里赶得要死,一边还听着外头的动静,边听边也觉得有点好笑,自己笑了一下。
这时候钱嬷嬷就附耳和徐循说了几句话,徐循听了,面上的笑意渐渐地也就淡薄了下去,她的眉头和刚才的皇帝一样,也就皱了起来。


☆、让人
眼看就是晚饭时分了,谁也不敢让皇帝久等,徐循随便把打起来的大辫子拆了,盘了个一窝丝的头,连狄髻都没戴,就是随便cha了两根金簪,家常戴得一对小米珠耳环也没换,套上一件红绫袄子、藕荷色绣梅花的裙子,披了一件灰鼠斗篷,连胭脂都没来得及上匀呢,急匆匆就跟着马十出去坐上肩舆了。
到了gān清宫——还正好,皇帝刚出去打了一套拳回来,也是才梳洗完了。他穿得就家常了,因是炕烧得很暖,暖阁子里如chūn天一般的,皇帝就穿了一身淡huáng色中衣,连袄子都没披。头发随意地散在背后,还湿漉漉的,上头挂着水珠。
不可讳言,年轻男子在剧烈运动以后,浑身上下自然而然会散发出一种雄xing的气魄,徐循很难去具体形容这气魄里都包含了什么。也许是视觉、嗅觉的刺激,还有脑内的遐想都结合在了一起。反正,她看着皇帝,都有点挪不开眼神了,轻轻地咽了咽口水,才把自己的眼睛从皇帝健硕的身姿上拔起来,墩身给皇帝行礼。“大哥。”
皇帝看到徐循脸上没抹匀的胭脂,还有那明显是急就章梳起来的发髻,随便一套都没讲究的配色,也是忍不住有点好笑,他亲昵地把徐循拉到自己身边,“就在阁子里开膳吧——你也是的,哪有人和你一样这么懒怠,日头还没落山呢,就卸妆换衣服的?”
徐循自知理亏,只能嘿嘿地笑,站在炕头也解了袄子——阁子里确实是有点热。
从她进来开始,中官们就不言声退出去了,徐循也没什么好避讳的,脱了裙子也学皇帝一样,就穿着里头的比甲、撒脚裤,两人在炕上对面坐着,皇帝还说呢,“就不必打扮了,直接那样过来不好吗?瞧你这急匆匆的,脸上胭脂都是一块红坨坨。要不是你生得好,简直村气死了。”
见徐循嘟起嘴,有丝愀然,他又忙转了口风,“这不是我们小循生得好吗,看起来倒也还有几分俏皮的。”
徐循这才喜笑颜开,和皇帝叽叽喳喳道,“我也想就那样过来呢,是嬷嬷们说,我打着辫子,穿着家常那样的衣服,看起来就和个丫头似的。就是到了gān清宫门口怕也进不来。”
这个小丫头,虽然也二十多岁了,但身上这种白纸一般的纯粹却根本都还没有褪色,如果不是自己提起,军国大事她是一点都不过问——完全就是没有兴趣。她的兴趣集中在日常生活里,琐琐碎碎的,不是说今天和谁下了一盘棋,谁走错了一步,就是说她去给谁请安,和谁聊天了。宫廷生活在她口中,简直是透着无比的风平làng静、祥和宁馨。
皇帝闭着眼似听非听的,过了一会,只觉得徐循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便又睁眼道,“说啊,怎么不说了?”
徐循拿白眼看他,“您都听睡着了,我还说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