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_作者:御井烹香(301)


虽然看似朴素,但裙子不是宽大的马面裙,而是软料垂坠,纱褙子更接近宋代的样式,松松的拿勒帛勒住,把徐循纤细的腰身给显出来了,走动起来裙子晃动dàng漾,就和一泓水穿在身上似的。显得整个人又素雅又苗条,还有些纤纤细细惹人怜惜的意思。
至于妆容,也是李嬷嬷亲自慢慢给描摹出来的,连一根眉毛都画点心机进去。眉形没有挑太高,太高虽然jīng神,但也显得整个人太凌厉,脸上胭脂也没怎么上,嘴唇上就涂了huáng豆大一点淡淡的胭脂,几乎和本色融为一体。粉上得很均匀,却不厚,越发显得徐循的脸蛋和jī蛋白似的,嫩嫩得让人想捏一把。李嬷嬷还拿玉棒点了胭脂,在手心里碾得都快看不出来了,然后于徐循双眼下方轻轻地滚一滚。——看起来就像是刚刚哭过似的,雨打荷花、露沾海棠,别有一番楚楚可怜的韵味。
首饰那也都是jīng心挑选的,为了这一天,嬷嬷们估计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徐循在那郁闷的时候,她们早都给把徐循的赔罪装给设计出来了,虽然没拿徐循本人试过,但搭配起来确实浑然天成,也不知私下是试过几回了。徐循虽然没什么心思去留心修饰,但揽镜自照一番,也觉得自己好像比平时更漂亮了点,看起来还真有点楚楚可怜的。
希望这能有用吧——虽然徐循是不太乐观的,说穿了,都在一起六年了,再多的新鲜感也会消磨,与其指望打扮上打动皇帝,倒不如端正态度,把自己的后悔给表现出来。
徐循一路上都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她都想好了,进去以后先掉几滴眼泪,再扑到皇帝怀里声泪俱下地深刻反省,保证绝不再犯……先把自己贬到地底下去了,皇帝要把她扶起来也容易点。
想法,是很美好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然后,现实也是很残酷的。
徐循走进gān清宫的时候,皇帝正在案前读奏折。因为多日没见,她跪在地上给皇帝行了大礼——也不知怎么搞的,都没看见正脸呢,就看到他的一双鞋子,徐循的感觉一下就来了,眼泪止都止不住,一滴滴地往下掉,全落在了金砖地上。连皇帝叫起的声音她都没听清楚,还是两个宫娥把她给扶起来的。
扶起来以后,徐循也不想和皇帝互动什么的,她就是想哭。
过去那一个月里,她不是不烦躁,但这份负面的qíng绪,更多还是出于恐惧,徐循也不是什么圣人,可以把功名利禄抛诸脑后。她又没有可以傍身的子女,在这种qíng况下皇帝的宠爱就是她安身立命的东西,她怎么可能不去在意?就算这可能不大,但她也要去想想,万一皇帝就此不宠爱她了呢,万一皇帝再也不来找她了呢?
现在看到皇帝了,这些担心很自然地就被她抛诸脑后,剩下的光有一种无穷无尽的,徐循难以自制的,本能的委屈。她也说不清自己在为什么委屈,没有个道理在,就是想哭,抑制不住,安排好的策略这会儿全不见了,坐在皇帝身边她就是在和自己的眼泪斗争。
这幅可怜兮兮的模样,落入皇帝眼中,确实恰到好处地打动了他那颗怜香惜玉的心。
徐循那番悖逆的话,伤到皇帝没有?这一点连皇帝自己都没法否认,的确是有。最后那句话,到现在想起来都有点隐隐作痛,就是因为很在理,一下戳破了皇帝的qíng绪,真的是让他当晚都没有睡好。辗转反侧地,想到这句话都要惊醒过来。
本来,新君临朝就是有点缺乏自信的,和他周旋的那都是几十年的老官僚的。抛开身份不说,论智力值,要压过他们,皇帝也没自信啊。徐循这句话就像是梦魇一样,一直缠绵着皇帝,搞得他第二天见内阁大臣们时心里都是虚虚的。
对徐循生气不生气?生气的,后宫妃嫔,母仪天下,本来就该是女德典范的代表,皇帝说错了做错了,也有很多种处置办法,不是说就非得闹得那么难看,把话说得那么凌厉的。是,挑不出你徐循的理来,说得没错做得也没错,可爷是皇帝,是后宫之主,通俗地说就是你的老板,你这个做派有点太不给面子了啊,整一个态度问题。
官僚不听话该怎么收拾,宦官不听话该怎么收拾,皇帝心里有数,这妃嫔不听话该怎么收拾,皇帝又不是弱智哪能不知道?不是没想过冷落她一段时间,让她好好想想自己是谁的女人,为人该怎么为,做事该怎么做——说难听点,论qíng分、论底蕴,六宫里能有和孙贵妃相比的吗?就是孙贵妃也不敢这么和他说话啊。这女人太宠确实是容易出问题,近之则不逊,这是先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