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循听太后话头,和皇帝谈得好像还不是很崩,心中不禁纳罕:按她对这对母子的了解,这一番对话,应该是火花四she才对。除非是他俩都改了xing子,不然,皇帝肯定没按原来的策略行事。
“这……”她略现踌躇之意,没有一口答应。
太 后见她如此,便叹了口气,道,“说与你听,也是无妨。年前栓儿来此时,不知谁对他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被大郎知道了,不禁是勃然大怒。他自然知道并非我的 授意,便疑心到了胡氏身上,把栓儿的大伴,叫那什么——王振的?拿来一问,果然如此,那两人都是胡氏身边的老人。”
“可——”徐循故作不知,故作得也很辛苦。“仙师不是这样的人呀。”
“我也是这么说了,刚才把她喊来,这孩子果然一无所知。想是那两人跟她许久,心怀忠义,也是为她不平。”太后叹了口气,“不论如何,大郎拿准此事,是不许胡氏再管家了。胡氏自己也是羞惭无地,坚决要回长安宫去住一阵子……我已许了她。”
“如今宫中事多,少了仙师调度,只怕老娘娘jīng神头不济,若有个寒暖,未必能照应得周全。”乔姑姑接口道,“恰逢皇后痊愈,本该还宫务于她,只是,皇后娘娘从前管宫时疏漏颇多,比起她来,老娘娘还是属意于你——”
徐循哪还不知皇帝的用意?这么做,虽然打了仙师的脸,又直接牺牲了两个不知名倒霉蛋的前途,累得她们要被赶出宫去,也不知是直接回家,还是发往浣衣局服役,但却能维护他和太后的关系,也能避免更大的冲突,又为徐循接掌宫务铺平道路,在他看来,自然是很合算的买卖。
而尽管她对管宫的热qíng,几乎约等于无,但皇帝既然已经做了如此安排,又仁至义尽到这个地步,且在他来说,也的确没第二个人选——再说,又还有阿huáng的婚事……
徐循在心底叹了口气,她垂下头轻声道,“老娘娘虽看得起我,但妾身资质愚钝,只怕……”
虽然是谦逊推辞,但语气绵软,一听就知道,徐循的立场并不是很坚定。
以她和皇后的关系,乔姑姑都把话点得如此明白了,她若还坚定回绝,那才有鬼。乔姑姑眼底,也掠过了一丝笑意,她请示xing地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微微点头,方道,“这事,也不是老娘娘同你两人自说自话能定下来的,自会和皇爷商量。”
她顿了顿,又说,“只同皇贵妃说道两句,盼你别忘了那就行了。”
都要如此赤.luǒ.luǒ地出言提醒了,可见太后心里,有多不放心她的政治觉悟,若不是再没第二个人选了,也未必会找到她头上。徐循心中苦笑,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只柔声道,“那就听凭老娘娘和大哥的吩咐了。”
却是口口声声,不离皇帝。
乔姑姑停顿了一会,方才笑道,“知道就好,这就不枉老娘娘看重你了。若是由你接掌,少不得要留心几件事……”
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和徐循jiāo代些近期的事项,填充突来的寂静和空白。
徐循半心半意地听着这些废话——在这些音节底下,隐隐约约地,她仿佛听见了上首传来的一声冷哼。
☆、第230章 选婿
混到徐循这个地步,距离后位真个只有一步之遥了,她要说自己不是宫廷权力的顶层,真是没有多少人会信。权力在上层间流转也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静慈仙师身子本来就不好,当皇后时差点没有病逝,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她需要在长安宫静养,也十分自然。而既然如此,太后和皇帝议定让皇贵妃来管家,也 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毕竟皇后也是多年多病,现在在外人看来,才刚刚有了痊愈的势头,而皇贵妃以前还是贵妃的时候,就曾经管过一段时间宫务——而且,在底层 宫女和低层妃嫔心里,还管得要比几位主子都好些。
宫里虽然大,但到底也都是由人组成的,徐循前番主事,已经赢得人心,今日再度接 过宫务,自然事事顺遂。她还沿用了旧例,由乔姑姑、周嬷嬷辅佐,两位尚宫理事,又都是用老了的人,不用她多说什么,也都是尽力做事,任何一件事务,都能给 她举出许多前例,又分析种种做法的利弊。
底下人能使劲,徐循自然也省力,再加上清宁宫对她的宽厚政策,这一次管宫权的jiāo替,也是平稳过渡。徐循几乎是在上下人等的一片欢喜之中接管的,才不过几天的时间,她什么都没做呢,众人便都jiāo口称赞,“毕竟皇贵妃娘娘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