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_作者:御井烹香(891)


“蛮夷敬畏贵种,大汗还是脱脱不花吧?”经过几年的教育,栓儿对于国内外的大势也有所把握。“他是脱欢所拥立,和也先素来不睦,这不正是我国的大好机会吗?”
对 于瓦剌、鞑靼这些蒙古部落,够资格成为大汗的只有huáng金家族的孛儿只斤,瓦剌太师脱欢借着孛儿只斤脱脱不花的名头,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俨然冒起,成为鞑靼之后 的糙原霸主,不过脱脱不花并无实权,说话算数的还是太师脱欢,其子也先素来野心勃勃,jīng明qiánggān的名声连国朝都有所耳闻。他和脱脱不花之间本来还能勉qiáng维持 平静,但如今脱欢一旦去世,也先和脱脱不花势必要有一场龙争虎斗,来确立谁是瓦剌的主宰。栓儿会有此判断,也不足为奇。
“是啊……大好机会。”徐循点了点头,不禁露出一缕讽刺的笑意,“可就连衰弱的鞑靼,都闹得前线守将手忙脚乱的,被鞑靼人直接闯进了石峰口,都指挥连一点都没察觉,直摸到了静安堡劫掠……连鞑靼尚且能如此欺我边臣,还想和借机压制瓦剌,岂非笑话?”
“啊?”栓儿不禁一惊,“进来了多少人——石峰口在哪儿啊?”
gān清宫里自然是有天下舆qíng图的,徐循指点着给栓儿指明了位置——距离京城,也就是几百里的路了,她咬着牙笑道,“你猜奏疏里上报说是几人?”
见栓儿摇头,她比了个手势,“四人、四匹马,进来探亲的。”
“这——”栓儿都说不出话了,没听说过探亲是这么探的,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那真正又来了几人,死了几人呢?”
“来了一百多人,把石峰口打下来了,进去好一番劫掠才走。”徐循哼了一声,“是在静安堡前被拦下的……至于死了多少人,现在还不知道,当不会少于一百。”
死个一百人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数目,在国与国的jiāo锋中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不过,一百多人就能拿下一个和鞑靼接壤的前线关口,这件事的严重xing却不能用人命来算。栓儿的脸色也yīn沉了下来,“他们竟敢?”
“当然是因为头顶有人了。”徐循说,“不然,又怎么敢公然蒙蔽圣听?”
边 将蒙蔽军qíng谎报战绩也是常有的事,比如石峰口事件稍加粉饰就能成为一场静安堡守将处变不惊的胜仗,不过前提是石峰口的守将已经战死,没能力为自己分辨了。 如今不报战胜而报探亲不觉,明显是要保石峰口的守将,栓儿蹙眉道,“小娘娘,石峰口守将是谁,走的又是那条路子?——此事,为什么一定要报上来?而非私下 抹平瞒报了事?毕竟,石峰口又不是对瓦剌的前线,锦衣卫在当地,怕是没有什么暗线吧?”
并不是每个前线关口都有锦衣卫驻守的,有 些比较偏僻的关口连暗线都不会有,毕竟锦衣卫人手也比较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在大关口如宣府四堡这样的前线重地,才会有锦衣卫百户、千户。徐循道, “是辽东总兵上奏,不过奏章里也说得含含糊糊的,只说有人越关而入,没说人数和伤亡,似乎也是留了余地……想必这背后肯定是有一番文章在,不过,到底上头 是谁,那连我也不知道了。”
栓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念叨了起来,“嗯,也该传柳知恩进来说说话了。”


☆、第268章 糟烂
让柳知恩进来回话,也并非就是要他立刻拿出答案。毕竟即使是东厂也不可能如此无所不知,只是要让他指挥东厂番子,甚至是锦衣卫的属下,去查出辽东 总兵曹大人,和朝中哪位重臣同气连枝,在此事上有共同的目的,当然了,石峰口守将的来历和后台也得查出来,内廷可以对外廷做出种种妥协,甚至是睁一只眼闭 一只眼,由得大臣们糊弄,但却不能对台面下的勾当茫然无知,如果连最后这一点知qíng权都放弃,无异于自己把自己踢出局去,以后就根本不算是游戏的一员了,想 要再度掌权,只怕是难比登天。
找了个心腹内侍去东厂传话,宫里的节奏又回归了正常,徐循每日还是会把内阁的票拟都看一遍,经过了 一年多的实战练习,现在很多事qíng,她都能渐渐看出点门道了,起码在指点栓儿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些底,不至于完全是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不过,每天光是 看着各地的奏疏,她都是恨不得有个人快点来把皇帝大印拿走,她简直都是掌权掌得吃不好睡不香了,只要一想到她手里签发出去的每份诏书,可能都会决定千万人 的生死和命运,徐循就真觉得手重得不得了,她也算是理解太皇太后为什么不理政了,这种心理上的重压,也不是一个多病的老人能够承受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