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_作者:御井烹香(984)


当徐循最因制度痛苦,对皇帝本人最为迁怒的时候,她对柳知恩是有憧憬和钦慕的,因为他们两人可以互相理 解,这个境界徐循和皇帝从来也没有达到过,这种感qíng在柳知恩为了她出头,被打发去南京后到了顶峰,也让她露出端倪,被赵嬷嬷看了出来。但这份感qíng的萌芽中 断后就不能再续,徐循自感对皇帝的亏欠以及辜负,以及当时礼法对于一个好寡妇的道德要求,都使得她不可能容许自己对另一个人发生爱qíng。即使白首重逢,也无 法找到当日的心境,她一直在欺骗自己对于柳知恩的感qíng只是知己之qíng,甚至害怕柳知恩对自己有非分的想望,所以多次表达希望柳知恩寻找归宿的愿望。而每次柳 知恩对他们的关系做出定义和撇清的时候,她都会在轻松和失落间游走,这份窘境是她一生都无法突破的困难。
孙后的爱qíng线:孙后和皇 帝的感qíng是最初以及最宝贵的,但在残酷的现实跟前,孙后的美梦很快破碎,她认识到自己的爱人非但无法保护自己,甚至也不是只会选择自己。她所能拥有的只有 部分的皇帝。这种失落感和危机感使得孙后把更为牢靠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第一位,和皇帝的爱qíng被她报复xing地贬低在了利益之后,但这并不代表孙后就此不爱皇 帝。孙后是本书中相对最爱皇帝的女人,尽管这不是她所追求的全部,但她始终渴望重获皇帝的爱qíng,也会为皇帝对她的折磨而受伤。反而是在皇帝死后,她只能承 认失败以后,孙后相应而言获得了解脱。
皇帝的爱qíng线:皇帝曾经最爱,一直最恨的都是孙后,正因为曾经爱,所以才会恨。皇帝通过对 徐循的好和宠溺,几乎无原则的妥协来伤害孙后,以此作为对他的报复。他对孙后期望值高,所以期望值落空时也最失望,最恨。与孙后形成对照组的是徐循,他对 徐循一直有不了解、看不透的感觉,在前期他没有真正爱上过徐循,虽然徐循的不配合也会给他带来qíng绪上的挫折,但因为不了解,皇帝可以擅自脑补一些她爱他之 类的理由来原谅她,但大体来说,他没有肯定过徐循是爱他的,虽然两人看似亲近,但心灵一直都很遥远,彼此间充满了不确定,皇帝对徐循的宠爱有qiáng烈的报复xing 质,报复对象是整个宫廷里他真诚以待,却不真诚待他的所有人,徐循越是展露桀骜本色,他就越是要忍受不适来宠爱她,以此来展示他的胸襟,让旁观者后悔自己 的愚蠢和失去。徐循给他带来的挫折比较浅层,皇帝可以对自己承认,但孙后给他带来的挫折触及最深,所以皇帝连想都不愿想起,在皇帝的POV里也难以提到, 因为他的xing格不可能如此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决裂之后,他对孙后的状态较为反复,时而怜惜时而残忍,都是xing格使然。
然而这并不意味 着他和徐循之间不存在真爱,皇帝和孙后的爱是青涩而混沌的,并没有过多的复杂元素。他和徐循的爱是痛苦而挫折的,皇帝必须不断让步,不断摧毁自己身为上位 者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认知,他必须面对一个难以面对的事实:他和徐循本质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平等的个体。这对皇帝的高傲是极大的打击,即使他已经隐 隐认可了这一点,他依然只能在特定的qíng形,也就是准备自己的死亡时才能面对这点,承认徐循一直以来对他的拒绝都是有道理的,承认徐循和他相对平等,在死亡 跟前,他和徐循终于解决了一直以来都埋藏在他们之间的老问题。只可惜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皇帝活得够久,也许在死前他也会达成和孙后的和解,可惜死亡来得太突然,他和孙后之间混乱的感qíng状态只能永远残余下去。
柳 知恩的爱qíng线:……对不起,也许击溃了很多人的想象,柳知恩没有爱qíng线,他并不如大家所想的一样私自爱慕徐循。在柳知恩的一生中他唯一不允许自己拥有的感 qíng就是爱qíng,理由他多次和徐循阐述过,他幼年净身,对女子没有yù念。没有ròu.yù的爱qíng终究并不完整,对柳知恩来说,徐循是和他相似的个体,都因为清醒而痛 苦,但也都有一致的抗争jīng神。他愿意帮助志同道合者,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因为对柳知恩来说,生命和信念相比并无足轻重。他也希望徐循能幸福,但他对徐 循没有爱qíng不能或缺的占有yù。后期柳知恩意识到徐循对他的误解,但他并不会为了澄清这份误解,或是让徐循安心而去选择娶妻生子,柳知恩不是为爱牺牲奉献的 类型,他是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个体。然而徐循对他的确有不同的意义,他们的关系难以界定,也很难找到彼此相安无事的默契,一直有涌动的紧张感,是一个悬而 未决,只能逃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