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宅那些事儿_作者:张鼎鼎(120)

2016-08-05 张鼎鼎

虽然在现代很多人批判心灵jī汤,可她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只要有希望就能坚持,而只要能坚持,就总能胜利。她不知道朱抵遇到了什么,但她相信这么做总是没错。当然如果朱二逗只是发病了,那这个故事也没什么错,只希望他不要坚持发病就好了。

这一次给朱抵捎过去的是一些茶叶,大同天gān,喝点茶水润润嗓子吧。

她不知道,当朱抵拿到这封信后整整坐在那里呆了两个小时。他给安姐去信的时候不过是下意识的发发牢骚,有些话他不好对手下人说,他的同僚,也没有与他真正jiāo心的。

他在王府里呆了十四年,度过天真期后就开始用功习武,努力隐藏,当他觉得准备充分的时候来到了大同。他志得意满,觉得必能建功立业,再创忠勇郡王的辉煌——或者就算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起码也能有一番作为。可迎接他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想坚持自己的那些理想,想坚持自己的那些执着,他不想克扣手下的士兵,不想理会那些别有用心而又无所作为的小人,可他自己就陷入了困局。

他不想就这样离开大同,可他又不知道要怎么做。

左右为难,上下无路。虽然他总是告诉自己,忍耐、忍耐,可要忍到什么时候?

他烦躁他难过,虽然他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急迫。他知道他的父王病了,虽然王府里几乎都是王妃的人,可他在外面还是有几个手下的,即使他们无法探听到南安王到底怎么样了,但也能肯定他的确是病了。

他的父亲,在他走后不久,就病了。

他想过要回去,但他回去又能有什么用?

而现在,他看到了希望和坚持。是的,他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坚持?他合上信,看向东南方,第一次对那个小女孩有了别样的感觉:“高安琪……”

他慢慢的念着这个名字,然后不自觉地笑了。

对这一切,安姐并不知道,她把信送走后,自己的麻烦就来了——高二老爷一家到了!

本来高二老爷来了就来了,和他们的关系也不是太大,毕竟遵照高老爷的指示,已经给他们在外面买了套房子。那是一套三进小院,修的颇为jīng致,虽比不上现代那些著名园林,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也都不少。地方虽不是太大,但真真当的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不是手头紧张,安姐自己都想买了。

这还是多亏苏家,他们才有这个消息。高老爷一看之下就立刻拍了板,毫不手软的拿了两千两出来。只要不傻的都知道,这院子是绝对不会买亏的,别说将来卖不卖,自己住着也舒心。安姐觉得高二老爷一家应该也会满意这个住处,虽说只是让他们住住,房契上还是高老爷的名字,可不收他们一分租金白住还有什么说的?

杨氏做事仔细,早早的就派人从里到外打扫好了。因不知道高二夫人的爱好,倒没有添置太多东西,不过该有的也都齐全。总之一句话就是舒服典雅,拎包入住!

为了预防万一,他们还请高老太太也去看了看。本来高老太太对这个安排是很有些意见的。在她想来两个儿子还没有分家。过去吧,这不在一地也就不说了,但现在既然都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也让她这个老太太享受享受子孙环绕的滋味?但高老爷发了话,她再不满也无可奈何。

不过看了这院子,她也不出声了。就算她不识字没什么文化,也能看出这院子整齐漂亮,老二一家住着绝不亏,而且离官衙也不远,步行也不用一刻钟,所以她虽又嘟囔了几句,倒是不再提亏待老二这样的话了。

老太太都摆平了,杨氏母女也都觉得安心了,可她们没想到老二一家根本就没过去!对,当他们从码头将高二老爷一家迎过来后,人家就打着给老太太请安的旗号直接杀到了官衙,然后,就不走了!

杨氏傻脸了;

安姐傻脸了;

高老爷也有些傻脸了;

“离开母亲这些年,我终于有机会好好伺候母亲了,大哥,让我留下吧,哪怕让我劈个柴看个门呢?”高二老爷抹了一把鼻子泪水,红着眼说。

 

第54章

第六章

应该说高老爷同高二老爷还是很有感qíng的,他们自幼失估,除了母亲的拉扯外,兄弟俩也是互相帮扶。所以见了他高老爷也是非常高兴,正要叙点家常,谈点感qíng,高二老爷就来了这么一出,顿时,高老爷那个心就纠结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高二老爷还在那儿悲伤:“说起来我也真是不孝,这些年都没有好好跟在母亲身边,这次,我是再也不想离开母亲半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