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凌晓等人一路辗转来到广州时,“护国战争”已经将近尾声。袁宪因为自己的军队连连受挫而顶不住压力,宣布放弃称帝,并且在发表声明之后没有多久便“病逝”,只不过原本支持孙先生的西南军阀内部却出了乱子,开始了相互倾轧,形势又再次混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国内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反对也逐渐攀上了一个顶峰,袁宪最初为了镇压“护国军”而向日本等国借调了不少武器装备,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袁宪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的投资打了水漂,他们必然会向新的政府施压,继续维持袁宪曾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在这种混乱的qíng况下,凌晓等人决定暂时停止与外国的贸易,以免那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年轻人们将矛头指向他们这些“卖国求荣”的商贾。虽然有了准备,却不料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尚且来不及改变策略,就早早地被人盯上了。
不过,与其说是被那些热血的革命青年盯上,还不如说是被那些眼馋他们混得风生水起的同行盯上,而热血的青年们也不过是被当成了打靶的枪罢了。
各地都是有本地保护的意识,对于凌晓、弗伦这类“外来者”,倘若低调行事的话也许还能容忍几分,但是弗伦却从来都不是会低调的人。
弗伦相当张扬地出现在了粤省的jiāo际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凌晓的一手经营之下,他们的生意也越发顺遂,接连作成了几单大生意,让其余粤省的商人彻底红了眼。
外贸是一块大蛋糕,你吃得多了,别人吃的就少了,于是被盯上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qíng。凌晓曾经几次以“qiáng龙难压地头蛇”为依据劝告弗伦要收敛一下,却耐不过对方从来都是冒险主义者,前路越是坎坷难行,他便越是兴奋开怀。
……从这一点来看,弗伦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合作者,就算凌晓最开没有打着逃离的谱儿,也不可能跟他长久地保持合作关系。
对于“这么下去早晚都会出事”有了心理准备的凌晓在听闻己方的船员目前正因为斗殴罪而被扣押在警察局的时候相当镇定,甚至有了种“啊,终于来了”的感慨。
让人通知了弗伦之后,凌晓拿起包便随着报信的人去了警察局,作为负责人出面解决这一事端——只要能用金钱摆平的事qíng都不算是事,凌晓最为担心的是这是被人设了套,不剥下他们一层皮,对方大概不会收手。
最麻烦的,就是这次斗殴“牵涉广泛”,船队的外贸行商证被吊销,无法再继续通过粤省的海关买卖货物,甚至,连整个粤省都不再欢迎他们,被彻底驱逐出粤省的贸易圈……凌晓坐在车上,微微蹙眉烦恼地思考着,片刻却恍然有些好笑,觉得自己还真是魔障了。
她原本就不打算跟着弗伦多久,商队的前程怎么样她完全不用去在乎,只需要找个机会逃走就够了。这时候,她的第一个反应却偏偏是万事以商队的利益为重,看起来还真是将它当成自己的所属物一般。
大概,是因为这毕竟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凌晓好歹还有些留恋与在意吧……
警察局很快就到了,凌晓下了车,还未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的什么“打到帝国主义”、“打到黑心商人”之类的口号声,有些无可奈何地弯了弯嘴唇。
凌晓一身气度,身上穿的无一不是高档货,警员们本不敢怠慢,但是听明她的来意后却变了脸色,看的凌晓心下一个“咯噔”,就明白这些警员是早就被打了招呼的,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事qíng的起因也不过是青年学生碍于激愤而咒骂凌晓商队的船员,而这些船员本就是弗伦手下的兵痞,xing格霸道泼辣,三言两语不合双方便动上了手,最麻烦的是,还把人打成了重伤,目前还在医院抢救。
凌晓很是头疼地揉了揉太阳xué,刚想说什么,便又有一个人推开警局的门走了进来。
原本喧哗不休的青年们瞬时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叫着“邵先生”,显然来人在他们之间很有声望。
凌晓看得出他大概也是另一方被叫来的负责人,于是寻声看去,正对上对方错愕的眼睛,不由得也是一愣。
“晓晓?!”来人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凌晓身边,震惊喜悦间透着手足无措。凌晓看了他片刻,笑了起来:“好久不见了,邵杰。”
自从邵杰离开邵家、独自前往广州追寻理想之后,这是凌晓第一次见到他。原本青涩冲动的少年已经成长为沉稳老练的青年,仍旧不失活力的他有着领袖气度,只可惜在见到凌晓的第一眼就破坏地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