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己的亲事,敏哥也难免有些不好意思,“据说那位今年也有十六岁了,等到今年秋闱过后,我就往京城去把喜事办了,或许再回苏州读书。”
“还以为会等chūn闱放榜了再说。”大老爷有些讶异。“——若是能考上举人,就算这一科没能及第,到国子监读三年书,也是稳稳的,你大伯这点体面还是有的……”
眼神更是闪闪烁烁。
这几年来,大房和二房相安无事,在朝堂上还时常互相照拂,这三个少年郎的人质身份也在渐渐淡化。
还以为敏哥会借着chūn闱的风头,就在京城长住下来,和二老爷父子团聚……
怎么听敏哥的话头,还要回苏州来主动做这个不咸不淡的人质?
连七娘子都一时忘了自己的婚事,托腮细听敏哥的回答。
“虽说如此,但京城屋舍狭小。”敏哥神色不变,“将就歇在一处,不便之处颇多……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还得看父亲与大伯父的安排。”
就连出神的五娘子、玩牌的六娘子都静了下来。
九哥更是面露沉吟。
敏哥这话,太有玄机了。
自从两房分家,二老爷在京城就换了个大院子,虽说比不上翰林府的大小,但当时居处还小的时候,都有三个少爷住的地方,怎么如今地方大了,敏哥反而嫌屋舍狭小?
达哥、弘哥也都垂下脸不说话,越发坐实了其中的隐qíng。
七娘子目光连闪,倒想起了二老爷身边的香姨娘。
大老爷微微一怔,就哈哈笑了起来。“说得这什么傻话,京城的屋舍就算再小,也不会没有你们三个的栖身之地的。”
就又把这事带了过去。
以他的圆滑如意,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还是九哥开口招呼众小辈一道掷骰子,才把场面给圆了过去。
安安分分吃过汤圆并饺子,饮了屠苏酒,又踩了芝麻杆……众小辈又都换上新衣,出来鱼贯给大老爷、大太太请安拜年,讨压岁钱。
将就睡了几个时辰,又都起身相互拜年,齐聚在堂屋吃早饭。
大太太今天就格外jīng神。
从前杨家的初一总是很冷清,在当地没有亲戚,也就没有谁会在初一上门打扰。
今年却不一样了,许凤佳虽然在胥口过了除夕,但是大年初一,是一定要给大太太拜年的。
就连几兄弟都很高兴,平时过年,也不好读书,也没有别的事做,只好坐在一起清谈,大年初一,总是很无聊。
就由敏哥为首,大家环绕大太太坐了,说起了京里的往事,姨娘们雁翅排开,在大太太身后侍奉,一个个,也都是一脸的喜色。
六娘子没有多久就起身把七姨娘拉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五娘子看了倒好笑,就和七娘子议论,“倒是个孝顺的,舍不得姨娘立规矩。”
七娘子就看了看五娘子,也跟着笑了笑。
索xing就起身招呼,“五姐,我看我们也不方便在堂屋呆着,不如回避进里间去。”
过了年就都是大姑娘了,当然不好和表哥当门对面地打照面。
五娘子脸上顿时飘过了一丝yīn霾。
尤其是以她的身份,现在更要回避许凤佳了。
这话,七娘子虽然没有明说出口,但这点潜台词,五娘子还是听得出来的。
“我有点儿不舒服。”她霍地一下就站起身向大太太告退,“还是先回月来馆休息休息。”
也不等大太太回答,转身就出了屋子。
众人都愣住了。
大太太半天才笑,“这孩子……脾xing是越发古怪了。”
便探寻地看向了七娘子。
七娘子才和五娘子说了几句话,五娘子就起身出了屋子……不知道的人,还当七娘子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呢。
七娘子只好无奈地解释,“才想和五姐一道回避进里间……”
大太太豁然开朗,笑个不住,“年岁大了,也晓得害羞了!”
这哑谜虽然委婉,但屋内的众人也都是玲珑人,再没有谁听不出来。
九哥目光连闪,半天才婉转一笑,“表哥怎么说也该到了吧。”
又拉着大太太要听燕京往事。
七娘子觑了个空,缓缓踱进了西里间。
大太太日常起居睡眠在东翼,西翼是待客的地方,百宝阁上很有些名贵的小玩意。
七娘子就随意拿起一个核桃雕在手中把玩。
半天,才听到轻轻的脚步声近了西里间。
抬头一看,原来是四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