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_作者:张鼎鼎(13)


过去他还不觉得自家婆娘的厨艺有什么欠缺,但吃了一点刘家送过去的榆钱,就觉得这的确是有差距了,刘家靠这个能赚钱,他们家却是不能的。
“果然读了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连饭食也要比别人更懂呢。”
花有才自然不知道现在的刘文已经换了人,只以为这全是刘文从树上看到的,刘文也的确是这样忽悠他们的,无论是打络子,还是榆钱的做法,他都推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村中人对书本、知识的敬畏是早就刻在骨子里的,自然不会怀疑,而且也的确有一些书中有这样的介绍,因此就算那些真读了书的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最多也只会想他,不好好读圣人经文,只cao心这些东西,也不怪考不上秀才了。
此后的几天,刘家三口分批的将榆钱蒸了去卖,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也不准备碗筷了,只是在家的时候就将纸裁剪好,又准备好了一些麻绳,这样包起来也快些。
花有才家的榆钱卖了两次就没有卖的差不多了,他不再进城,刘家兄弟只有搭别人的车,无论搭谁的车,刘文都要再给那人十文钱,刘武有些不舍得,想要自己担着走,刘文听了摸了摸他的头:“竭泽而渔这种事,能不做,我一般还是不愿意做的。”
这话说的刘武莫名其妙,只以为他大哥心疼他,因此gān起活来,越发卖力。
他们现在要坐别人的车,也不好再带英儿,刘家兄弟出去的时候,不过回来的时候总不忘给她捎东西,第一次是两根头绳,第二次是两块花生糕。
这头绳也就罢了,村中人虽然不富裕,但也都是疼孩子,有女孩的家里,若碰上好光景,也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些头绳绢花,但那花生糕,却是要掺了白糖、饴糖并着芝麻花生一起才能做出来的。
此时红糖都算是稀罕品,更何况是白糖了,虽然这里的白糖也并非现代那种jīng制的雪白的样子,但已经是富裕人家才能吃的东西了,就算是刘家过去没败之前,家中也很少有这种东西的。
因此一见这花生糕,花婶就说刘家兄弟太过了,花家的几个孩子则眼巴巴的看着英儿的手,英儿又是局促又是欢喜又是不安,有心想分给花家的孩子一份,但她也知道这花生糕昂贵,不敢轻易给人。
刘文见英儿的目光来回转,就笑道:“花婶,这买花生糕的钱,是英儿自己挣的呢,英儿上次在县里还说,大妞二妞都是喜欢吃糕点的,想着要给她们捎一块的,只是我们上次匆忙,就忽略了,这次的花生糕,英儿一块,另外一块,就留给大妞二妞好了。”

第7章

一听这话,大妞二妞立刻眼睛放光,花婶连忙推辞,不过最后还是在刘家三兄妹的劝说下接了过去,然后又连说:“可不敢再这样弄了,就算手中宽裕了些,也要想着存些,不说别的,大郎你这也是到了娶亲的年龄呢。”
刘文满脸黑线的点着头,然后也不敢再客套,带着刘武英儿就回去了。
那一块花生糕,张英回去就说要分给两个哥哥吃,但刘家兄弟哪会抢她的这个嘴,她劝不过去,就把那块花生糕小心的包好,第二天熬汤的时候偷偷的放了进去,她若只放了一点,刘家兄弟也许还尝不出来,但放了那么一整块,总会有些不同的,刘武喝了一口就想说什么,刘文抢先道:“英儿的手艺是越发好了,这汤也熬出不同的滋味了。”
张英低下头,嗫嚅道:“也许明天,就、就不成了。”
“唔,不过那不是咱们英儿的手艺不好,而是材料不够了。”
张英抬起头,只见他正自若的夹着萝卜gān往嘴里送,脸色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现,她拿不准他是不是意有所指,就看向刘武,刘武连忙低头喝汤,她毕竟年幼,过去又没什么历练,也就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看两位哥哥都喝了这掺着花生糕的面汤,她也就满足了。
这一次的榆钱,最后刘文算来,抛出各种的开销,落了差不多四百文,这钱,买地是不成的,刘武建议说给先生送束修,然后让刘文继续去读书,刘文却不愿意,在他的记忆中,他的那位先生并不是一个多有师德的人,当然,师德这种东西,有的话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关大局,关键是这位先生的教学水平一般,学生到了那里之后,不过是教着背一下书,然后就不管了,所以去不去,也没什么大区别,最后刘文用这四百文置办了个架子车,又置办了一些小凳子小桌子。
架子车是村中有手艺的木匠帮着弄的,因他家来找过刘文写信,因此只要了他二百文,那些凳子桌子也不过八十文,剩下的一百二十文,刘文存下一百文,其他的都买成了猪r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