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_作者:张鼎鼎(243)


关系好了,一些过去说不出的话,现在也能说了,这一天早起,他看到郑定辉又在那儿收拾鱼,就忍不住道:“就算刘大人真喜欢喝鱼汤,你让别人做不行吗?你现在也是堂堂护军校了,老做这些,让下面人见了也不成样子!”
郑定辉一边自在的摇着扇子看着火,一边道:“现在这船上的,还有不知道的吗?”
“就是因为都知道了,你才不能这样弄,弄个一次两次,还可以说你和刘大人兄弟qíng深,你这是照顾兄长,这日日弄……”他停了停,想到下面人那些开玩笑的言论,“总之你注意着点吧,真传出什么就不好了。喂,我说的你听到了没有啊。”
“听是听到了,但是东政兄,如果我真因为那些言论就不做这些,那才是真心虚。我大哥身体不好,一路走来又饱受惊吓,这船上条件也有限,还有太子太后李相各位大人在,在这特殊时刻,我们兄弟已是饱受照顾,怎还能得寸进尺再做要求?我大哥是君子,就算身体再不适也不会说,但是我这做兄弟的,却不能不念着些,东政兄你应该也知道我们兄弟的qíng况,若不是有大哥,我现在,不定在什么地方呢,大哥对我恩重如山,我现在只是做一些鱼汤,又算得了什么?”
算的了什么?当然什么都不算,若是加上恩qíng这种东西,郑定辉别说天天给刘文熬鱼汤了,就算是天天炖鲍鱼也不过分,而他的这一番话也迅速的在船上传遍了,不管内心是怎么想的,反正在表面上,人人都要说,他和刘文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几个宗室见了刘文,更是称赞他会教育人,赞的刘文内心郁闷的几乎想吐血。
而更令他郁闷的是,过去他心烦,还能找郑定辉撒气,现在却是什么都不能说,更不能说郑定辉解释的不对——不说他们是感qíng好,难道还真能说是另有乾坤?
于是这剩下的海上时光,就在刘文的郁闷中,与郑定辉的苦练中度过了,上了岸,一行人被迎到了当地一个大盐商的府邸中,比起一团混乱的北方,位处南方的衡州简直如同天堂,虽也有些消息传了过来,可人们的生活还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街道上依然喧阗,只是城头的将士明显比平时要多,而也在这里,刘文真正看到了李思安的手段,也终于明白了这位相爷能在大珠呼风唤雨二十年,的确是有原因的,他们这一行说是身份显贵,却是逃难而来,但在这里,却没有人敢小瞧,而且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李思安就将带过来的文武臣子,安cha到了原有的系统中,让原本失了根基的行朝迅速的站住了脚跟。
元州、景州、遍州等几个附近的州府也都迅速赶了过来,不到一个月,大珠朝的朝廷也就在南方立了起来,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占着上京的戎族人立刻派来了使者,而在豆满立了朝的覃子豪等人则有些骑虎难下。
当然,这下面的事qíng也都和刘文无关了,级别是一个原因,不过更重要的还是,一稳下来,他就被任命组建工部了。

第125章

刘文的品级是不太可能挑起一部的大梁的,在他上面还要有郎中,有侍郎、有尚书,但在李思安的方针中,现在工部的其他方面都可以暂且放下,热兵器是第一重要的,整个工部,除了点查南方各个州府弓箭兵器的库存,就要以组建热兵器为中心。
刘文的上司,有当初跟着从北方而来的,也有来到这里后被提拔上来的,但无论是怎么来的,这些人对热兵器基本上都是两眼一抹黑,经历过豆满战乱的也许还知道那是一种会发出巨响,能造成地面震动的东西,没经历过的,就只能往鞭pào上去想——当然,他们想的也没错,只是要指望着他们来组建这样的机构显然就是不太现实的了。
所以李思安虽然没有直接下令,可在不知不觉中,刘文也就成了新工部的组建者,他过去虽也做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工作后也当过一些项目的领导者,但要说搭建一个国家的机构,哪怕只是这机构中的一个分支,他也还是经验不足,除此之外,那些人事纠纷也令他非常头疼,不是不能应付,而是觉得非常不适,不过这种头疼和忙碌倒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不用去想郑定辉了。
白天是不说了,一大堆的事等着他处理,没时间没经历去想,晚上累的回到住处就只想睡觉,他常常累的连饭都不怎么吃,就随意的吃点水果gān果,之后就洗洗睡了。
他们这么多人前来,朝廷也没有办法一一都分配房子,当然更不可能让他们一直都住在行宫里,所以就给他们包了几个客栈,然后按品级发了一些补助就让他们自行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