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_作者:御井烹香(747)


现在三人各行其是,各分管了一块,虽说很少见面,但关系倒是日益和谐,蕙娘也不多问另外两边的进度。她就一心一意地抓着自己的两件事去做,至于京城分部,她不曾过问,权世赟也和不知道那枚凤印一样,丝毫没有安排她入局的意思。
到蕙娘这个地步,她起到的也就是个决策的作用,只要是在家族内部过了明路的事,她动动嘴皮子,自然就有旁人去帮着安排。忙过了秋后这一阵子,到了初冬她反倒清闲下来,只把底下人差使得全国各处团团乱转。自己关在国公府里,除了带孩子,就是回焦家去看望两位长辈。
毕竟是到了年纪,老太爷入了冬,jīng神看着也萎靡了许多,四太太就越发是虚弱不堪了,说也奇怪,她这病起得很没来由,之前连权仲白都扶不出什么来,现在四太太自己都能掐到自己胸中的肿块,却又是不痛不痒的,只是成日都没有jīng神,越发是没有胃口了。几个名医都请来看过了,亦都是束手无策,有人说这样起了瘤,一般都是把患处给割掉了事。但这割rǔ是重刑且不说,一般人割了以后也没几个能活下来的。再说,四太太本人亦不愿意遭受这样的折磨,因此也就只能这样过一天算一天了。
焦家妻妾和睦、母子和睦,四太太今日被病魔折腾成这个样子,三姨娘、四姨娘心里都不好受,老太爷jīng神不佳也可以理解,就是蕙娘见到四太太这个样子,亦有几分心酸。倒是四太太自己看得很开,常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也没什么好牵挂的,只看天留我多久吧,能多陪公公,多陪子乔几年也好,就是现在要收我,我也没什么牵挂了,正好下去同你爹团聚。”
众人只好相顾叹息,从此也把哀容收起,尽量如常度日,只是蕙娘便定了两三日回娘家侍奉母亲一回,权家众人亦没有太大意见。
除此之外,宜chūn号自然也有些商战上的事qíng要蕙娘做主,蕙娘却不肯过分跋扈,均让他们寻李总柜说话,十月底,李总柜还特地同乔家人来了京城一趟,要和蕙娘商议下任总柜人选,毕竟老爷子今年也是八十岁往上的年纪了,谁也不知道他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再顶几年。
眼看就是冬至,年年冬至皇帝都要出面祭天,去年这时候,他还是勉qiáng撑着去了京郊,今年却是早在十月,朝廷里就传出了嘀咕声:这种朝廷大典,是不能轻易废弛的,就是皇帝身体不好,也要把这几天给敷衍过去,否则,难免让人有国运黯淡之叹。但众位大臣也都是有眼睛的人,谁看不出来,这一年多来,皇帝是越来越瘦削了……
要在以前那也没有什么,皇帝不能亲祭,那就由太子出面——其实就是因为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朝廷才会这样重视今年的冬至大典。二皇子平时聪明伶俐,现在已经开始开蒙读书了,据说身边环绕着的也都是饱读文人。他又占了序齿,母亲还是皇贵妃,如果今年皇帝还让他代自己祭天,那么就算牛家再跋扈,也会有官员上书奏请立嗣。毕竟,哪朝哪代的外戚不跋扈、不招惹麻烦?比起储位空虚给国家带来的不安,牛家的毛病,终究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就算立嗣通不过,也会有人奏请二皇子出阁读书……比起连一点声音都没有的三皇子,二皇子上位的步伐,走得还是比较稳当的,虽说这一年来,牛贤嫔、白贵人等妃嫔,陆陆续续也给宫中添了许多婴儿的哭声,但这些孩子现在还太幼小,能否养大都是两说,起码在五六年内,他们是无法对储位发起冲击的。
也许是得了太后的指点,也许是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对于牛贤嫔、白贵人接连给皇帝添了两个儿子的事,牛贵妃表现出了十足的欣喜,这两个小皇子的弥月宴,她办得是相当热闹,连外命妇都有份参加——一般说来,对于未序齿的小皇子、小皇女来说,是不会如此招摇行事的,就是要庆祝,多半也都是等周岁宴再来大cao大办。
蕙娘本不想去,毕竟吴兴嘉这一阵又回了京城,想也知道她肯定在牛贵妃耳边又下了不少坏话,但奈何她也有小半年没有入宫去探婷娘了,虽也模糊知道她在宫里的处境似乎好了几分,但现在宫禁这么森严,鸾台会也不敢轻举妄动乱传消息,因此良国公亲自发话让她进宫,还格外叮嘱了一句,“在宫里,不要和牛家人发生什么冲突。”
这摆明指的是吴兴嘉了,她公公牛德宝一系,也算是牛家比较可堪造就的一房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自然是红得发紫,把桂家的地盘硬生生抢了一块下来,全安cha的是自己的人,当然最先沾光的还是嫡系子孙,吴兴嘉的身份随丈夫水涨船高,现在也有四品诰命在身。再加上蕙娘也是隐约听香雾部传来的口风,福寿公主发嫁一路,把吴兴嘉给折腾得不轻……这番回来,她心里肯定是有些邪火的,不想着踩踩蕙娘那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