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像是要过继的样子。
他本来疑心是李显不愿意,可当时李显还没回来,家里是张宪薇一人独大,她要是真想过继,就应该在李显回来前把这事说出去,带着李南见见外面的人,再提一提薛氏当时托孤时说的话。
有长辈的话在,这事本来就定了一半了。她说出去了,李显回来了想反悔也不行了。
李单左思右想,反复推测,却不得头绪。可一天天过去,他开始觉得张宪薇是真心对李南好,真心想照顾他们兄弟了。不为过继儿子日后有靠,仅仅是可怜他们兄弟。
投桃报李,李单发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时痛悔难当,在屋里如困shòu般转来转去,感叹、感悟、伤qíng、伤怀。等他推门出来,李南就一直守在门外,见他出来就扑上去喊:“哥哥,你怎么了?”
李单抱着李南,“三儿,你喜欢大伯母吗?”
李南点着小脑袋,“喜欢。”然后低着头说,“可我最喜欢哥哥,”他搂着李单不撒手,“我跟哥哥走,别丢下我。”
“哥哥不丢下你。”李单道,“只是哥哥过了年就要去书院念书了,三儿在哥哥去读书的时候,去跟大伯母在一起行吗?”
李南憋着泪,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哥哥,死活不点头。
李单摸着他的小脑袋说,“大伯母在项城有房子,她刚才叫哥哥去,说以后你想哥哥了,就送你来看哥哥。”
“真的?”李南瞪大双眼。
李单肯定的点头,“大伯母不会骗我们的。明天我们收拾一些东西先送过去,以后你想哥哥了,就让大伯母送你过来。哥哥在项城等你。”
兄弟两个在夕阳下的庭院里,你一句,我一句,说着悄悄话。
第 18 章
这几日,李克早出晚归。良缘跟张宪薇说,赵氏常常过了三更还不歇息,屋里的灯能点上大半夜。
“外面两道门都换上了她的娘家人,就是专为给克大少爷等门的。”自从换了称呼,良缘一口一个‘克大少爷’,叫得又响又脆。
“知道是为什么吗?”张宪薇合上账本,问道,
良缘早就打听过了,立刻就说:“听说是……曹家的粮店掌柜让他把这次的出息送到曹家二奶奶的店里去,给的钱也比往常少三成。”
“三成?”张宪薇惊讶了。
燕城的几个大地主,几乎都会把家里田庄上的出息送到跟官府人家沾边的粮店去。收的钱也会比卖出去便宜个一、两成。这本来就是给官家的人送钱的,可收来的粮食到底卖多少钱,这么多年下来各家也有个底。
往常不是没有这种特地半买半送的,可是都是有求于人的时候,或者家里有人有事犯到官府的手里,或为求财,或为求官,总之是有所求的。可最近李家才借着李单的势小出了一回风头,他们家也不是好惹事生非的人家,家里也没有败家子……
“这个曹二奶奶是个什么来路?”张宪薇问良缘。可这回良缘也不知道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只听说过这个曹二奶奶是从南边嫁过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来路……也没人知道。”
良缘见她眉头不展,就劝道:“太太何苦为一个外人cao心?”
张宪薇摇头,“要是这一回,这曹家的二奶奶吃了甜头,日后李家再卖东西,是不是人人都能过来压个价?不然平白卖了这曹二奶奶一个面子,以后又怎么能落别人的面子?”
“或许只是这曹家二奶奶年轻,不懂事呢?”良缘说。
“她可以不懂事,可这个亏要真吃下肚子了,就只是一个闷亏。”张宪薇说,“以后咱们还不能跟人提,在外面还要千方百计替曹家圆面子……”
一时屋里安静下来了,良缘站在桌前,她陷入沉思。窗外秋蝉聒噪不停。
“晚上让人炖一锅羊ròu汤,让他们记着多放点羊蹄筋。”张宪薇jiāo待良缘,“冬爪盛的时候另外盛出来。”
良缘答应着去了。
晚上,李显从外面回来,进门问旁边的下人,“今天家里有什么事没有?”
那个下人是良缘的丈夫,躬着腰跟着李显后头进来,笑眯眯的道:“今天没什么事,就是下午的时候朱姨娘屋里的丫头甜歌出去买西瓜,门上就叫了两个人陪她出去。”
“西瓜?”李显皱眉,“怎么不让厨房的人去,还让姨娘自己的丫头出去?”
这人赶紧站住,肃手小声道:“这些天朱姨娘屋里的甜歌常出去,都说是替姨娘买吃的……说是太太也知道。”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显的脸色,又添了一句:“太太下午让人去买了羊r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