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几下,想要靠近刘楠和按住刘槿刘婉的几个士兵都中箭倒地。
对方人多势众,汹汹而来,又经过了宫内一场恶战,眼看就要救驾成功,正是士气高涨之际,宣明殿的守兵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安正也被团团围住,除非他真有飞天遁地之能,否则真是cha翅也难飞了。
然而刘桢进来的时候并没有顾得上去看他一眼,她的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倒地的刘楠身上。
“阿兄!”
刘楠身体底下好大一滩血,剑刃cha在他身上还没拔、出来,他面如金纸,双目紧闭,已然是没气了。
刘桢眼眶通红地扑过去,中间脚下还踉跄了两步,才终于跑到刘楠跟前。
“阿兄,你醒醒!”
她抓着刘楠的手,自己却颤抖得厉害。
“阿兄,你会没事的,小鱼和嫂嫂还在等你呢,你要抛下我们不成!阿兄!阿兄!”
“阿兄,求求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啊!”
“阿兄……”
以刘桢的xingqíng,以往就是如何艰难的困境,她也不曾在人前失态,如今却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只是哭声之中,还夹杂着一个微弱的声音。
“别哭了……你压到我伤口了……”
“……”
+++++++++++++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不吊胃口,写得手快断,刚刚才写好。。。刘桢从入宫门到来到宣明殿这个过程是有一段恶战的,还有安正的势力来源,以及陶氏的下场,下章都会有jiāo代。
看到似乎有朋友纠结长公主的称谓问题?我以为这个不用解释,之前就没多说。前文提过,这里的礼制参照汉朝,与汉朝平行,那么现在的制度应该差不多相当于汉朝前期。
后汉书上面写得很清楚: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
所以首先长公主这个“长”字,是表示地位尊崇的意思,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的女儿卫长公主,这里明显就不是皇帝的姐妹了。还有更典型的,汉文帝在世时,他女儿刘嫖就已经受封馆陶长公主了。
至于“皇帝姐妹是长公主,姑母是大长公主”的规矩,是等到西汉末年东汉初期才固定下来的。
而在本文里,由于架空的缘故,对“长”这个尊号又加了额外的解释:那就是要于国有功【前面出现过】,所以长公主这个称谓,并不是BUG。
☆、第99章
正所谓医者未必懂武,但武者一定要懂医。
其实也不必说懂,但起码要把人体经络xué位五行脏器都给摸熟了,不然到头来连身体要害在哪里都不知道,那可就贻笑大方了,这也是身为武将的基本功。
不过安正算不上武将,他从在向乡起,就是彻头彻尾的文职,后来纵使跟着刘远起兵,也多是出主意,而非真正提着刀枪冲锋陷阵。
刘楠就不一样了,他的武艺是许众芳启蒙的,许众芳祖上曾是游侠,自己后来又与刘远一道到军队里当过兵,那都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本事,作为许众芳的学生,刘楠并不缺乏身为一个武将所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如果刘楠再狠心果决一点,他原本可以选择不必入宫的,或者直接召集奋武军闯宫,那么今天的一切也就不会发生,但正如安正所说,刘楠的xing格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他宁可以身犯险,先确定父亲的安危,也不愿意选择后面那种方法,安正正是料中了他的这种xing格,才会诱他入宫,如果换了刘桢那种xing格,估计这个计策就得换一换了。
但刘楠总算也不是一味莽撞,起码他在入宫之前还给刘桢留下了兵符,在被安正bī得自杀的时候,还不忘用上一点急智,剑是cha到身体里去了,也确确实实差点透体而过,不过剑cha、进去的位置看似是在心口,实际上却偏了一点,正好擦着心脏,血是留了不少,但还不算无药可救。
刘桢看到他还能睁开眼睛说话,不由得大喜过望,也顾不上如何痛骂他了,赶紧就让陈素找来太医,先是小心翼翼把剑拔、出、来,然后随即上药包扎,把人给抬到内室里去歇息。
安正被团团围在中间,他既不逃,也不喊冤,仍旧是安坐如初,脸上甚至还带着微微的笑容,让人看了觉得十分可气。
不过刘桢并不觉得对这种人能有什么好说的,他做下这些事,肯定也会有自己头头道道的大道理,但这些都不能否认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
安正并不在意刘桢的脸色:“公主,可惜门外的宫卫不堪一击,若是你再晚来一些,只要太子一死,一切就尽在我的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