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_作者:言之宴(150)
叶秋和唐伟山是外地人,这样的习俗对他们来说却没有意义。
可叶秋却喜欢这些传统,感觉很有意思又有意义。
于是,抱着六六到镇上看稀奇。
唐伟山则在家里做个火盆,准备晚上守岁用。
一个下午的时间,叶秋听一些大妈大叔聊着,也追问了一番。了解了chūn节的全部习俗后,就回了屋子。跟唐伟山唠叨起来。
齐云镇的chūn节跟跟乌渡镇建设村的有些类似又有些不同。
过江县乌渡镇一带在十年运动未掀起前,讲究的是大年初一最先拜年的应该是山上的祖宗。于是,每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会一早晨带着冥纸,坟飘和鞭pào,贡品香烛上山见祖宗。
可越山县齐云镇这一带却是讲究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所谓三十的火,就是过世的亲人。无论是早已经离开,也可能投胎转世的祖宗,又或者是新近离开人世的亲人。在他们的坟墓面前,大年三十晚上都要有一燃着结辫的糙把子。
糙把子不能出火光,只能是燃着烟雾,缥缈在坟墓上空。
烟雾要从huáng昏一直飘dàng至深夜,幽幽的,淡淡的,就那么一缕青烟,陪伴着坟墓里躺着的亲人。伴随着地下的人度过一年中最后的夜晚。
而送糙把子上坟的人,家里有男xing的,一定是男人上坟。女人上坟表示家里不兴旺。但家里只有独女时,那人只好顶上。这时,这女人当作男人看待。
在山上的坟地忙碌一番后,大家回家,已是黑夜。
这时,家家户户点灯燃烧树根,或烧栗碳。每个房间必需点灯,堂屋里,燃烧的树根,火光冲天,取暖的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吃花生嗑瓜子,听老人讲遥远的亲历故事。中年妇女这个时候往往在灶房里独自忙碌,制苏糖做年羔炸薯条,每做好一样年货,就会兴奋地喊家人品尝她的成果。
最后,一家人围着火炉守到天亮,这就是守年岁。
火,就是从墓地点燃糙把子,家里亮光。两两相呼应,让逝去的亲人知道,活着的人们还惦记着,与他们同在。
这就是大尧山留传中年三十的火。
而叶秋和唐伟山家里,在日落时分,一个慡朗响起在院门外。
“木头。”
叶秋随声望去,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和一个穿着中山服儒雅的青年站在门外。
“你们来了?”唐伟山迎了上去,然后想起抱着六六的叶秋,连忙介绍道,“这是我爱人叶秋,这两位分别是部队的领导吕营长和徐政委。”
“吕营长,徐政委,你们好。”叶秋笑着问好。
“山子,你这小子可真是有福气。”徐政委徐前进立刻道,话落后,又说,“从没看到你这么尊敬过了,所以别装了。咱们如今可没有师长和政委了。”说着还拍了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吕营长,同时斜看着他说,“你说是不是?”
年轻军装男子只是面无表qíng地站着,没有回话。
而唐伟山却嘴角勾了勾,对着叶秋介绍,“这位是徐前进同志,战友称之复兴。另外一位则是吕建文同志……”
叶秋后来才知道,徐政委的名字竟然是从《走向复兴》里的歌词得来的:前进前进,向前进……
“你怎么不说他在部队的称呼?”
“忘了。”唐伟山道,然后把二人迎接了屋子。
“怎么会玩呢,那么好记的名字。文子,文子,也是贴切。”徐政委说得一本正经。
吕营长却是满脸黑线,正想一拳打在那张假正经的脸上。
叶秋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两人。
徐政委大概三十岁左右,可能因文职的关系,整个人有些书卷气息,而说话间却是慡朗大方,嘴角更是带着一丝丝笑意。一看就让人觉得是个好相处的人。而吕建文同志则跟他名字完全不符合的。整张脸面无表qíng,眼眶微微凸出让他的视线给人一种压迫感。
四人进屋后,叶秋连忙端茶倒水。想着天色也不早了,于是把六六给唐伟山抱着,自己则去厨房弄点饭菜。
叶秋准备的这些东西虽然少,可花样却是多的。
空间还有点花生,叶秋先用油苏了花生,然后再去隔壁打了二两高粱酒后,一起端到了桌子上。叶秋还把昨夜卤的猪头ròu切成薄片下酒喝。还做了一锅粥,炒两个菜,以及全部的饺子。
大伙儿足饭饱后。大家围着火堆聊起了家常。
叶秋没想到,吕建文竟然一直打探着建设村的事qíng。还具体问在哪里下乡的青年。
叶秋心里觉得奇怪,但却也没细想。
因为徐政委徐前进的身份让叶秋震惊了。她没想到,徐前进竟然是秦璐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