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奇妙世界奇葩人_作者:水墨荧光(86)

  众丫鬟惊道:“少爷您要读书?相爷这次怎么动这么大肝火?”

  怨不得她们会如此大惊小怪。在徐渊很小的时候也曾被送去府学读书,奈何他丝毫没有这方面的天分,手只要一捧起书就开始昏昏欲睡,待到歇息时间又十分精神,还经常扰乱其他同砚学习,为此不知受了多少责罚,但他屡教不改,最后只能被丞相大人接回府。

  丞相大人本想亲自教导,无奈整天公务缠身,无暇他顾,只得聘请名师,但徐渊仍不收敛,又因在自己家中,气焰越发嚣张,捉弄得夫子们连连请辞,直接导致无人敢来教学。丞相大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加之夫人又从旁袒护,最后只得放手不管了。

  自此后,徐渊的顽劣不堪大用在市井中传开。

  “谁知道呢?好了,别乱猜了,快去给我准备笔墨纸砚吧。”郑凌打发着她们去忙活。

  待丫鬟们散开后,郑凌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水喝,这时在他身边时间最长的大丫鬟紫苑走了过来,吞吞吐吐地说道:“少爷”

  郑凌拿着提壶转过身,温声问道:“怎么了?”

  紫苑提醒道:“少爷,您看要不我去找夫人?”

  郑凌摆手道:“不用了。”反正他们不用说,丞相夫人也会知晓的。

  待一壶茶喝完,郑凌这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一点:这位丞相大人在民间威望颇高,对于皇家而言并非好事,恐怕他多少存了要把儿子养废的心思。

  这般想着,对于徐渊放纵一事也说得通了,但为何现今又来管教?难道真的是像金凤凰所说的那样积怨已久?

  带着这个疑问,郑凌伸了个懒腰,又去补觉。果然啊,安逸的生活最容易使人变懒。

  当晚,丞相夫人便找来郑凌,安抚道:“我儿莫愁,待过些日子,等你爹气消了,我就去让他解了你的禁足。”

  “多谢娘。”

  丞相夫人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发,笑说:“跟娘不必这么客气。”

  次日一早,郑凌就在细碎的说话声中醒了过来,问过时辰,知晓这才刚到卯时,搁现代也才五点。

  郑凌无力地揉了揉眼。

  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后,郑凌走进刚腾出的书房里,趴伏在桌案上眯着眼。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那位被重金聘请的名师这才姗姗而来。

  此人年过半百,眼窝深陷,蓄着长长的胡子,与电视里那些教书先生无异。

  郑凌依旧靠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手中把玩着毛笔,悠哉游哉地像没看见他似的。

  夫子一手捋着胡子,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走到桌案前,也不拿书,盯着郑凌瞧了一会儿才说道:“老朽这里有一道题,不知公子能否解答。”

  郑凌坐在椅子上,挑高眉梢,百无聊赖地说道:“说来听听。”

  夫子又捋了捋胡子,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郑凌只眼珠子一转,便开口说道:“雉23只,兔12只。”

  夫子眼睛一亮,又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次郑凌想也未想就脱口而出:“大僧25个,小僧75个。”

  夫子接着继续问道:“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4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1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听罢,郑凌略微思考了一下,回道:“绳长36尺,井深8尺。”

  夫子朝前走了一步,又说:“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杯何以多?’妇人曰:‘有客。’津吏曰:‘客几何?’ 妇人曰:‘两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郑凌不动声色地用手指在桌案下小算了一下,然后说道:“客60人。”

  夫子笑道:“公子聪颖。”

  郑凌毫不谦虚地嘚瑟道:“小意思。”

  夫子忍不住问道:“公子可否告知老朽如何算得答案。”

  郑凌睁大眼睛说道:“我并没有算啊!”

  “哦?”夫子更加来了兴致。

  郑凌解释道:“在夫子到来之前,我已命人打听,得知夫子喜好问人算经之事,遂弟子事先熟背答案,夫子尽管考校。”

  闻言,夫子脸一时红一时白,训道:“公子切不可偷懒行事,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郑凌一字一顿说道:“弟子愚笨,且一点儿也不想知道,还望夫子见谅。”说罢便起身推开椅子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