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六零后_作者:老羊爱吃鱼(4)


小叔田满铜是市运输队的司机,经常跑外面,虽然工作辛苦了点,可在现在这个年代,司机可是个“金饭碗”,不仅能够买到外地的便宜货,还能挣不少外快,也因此田家在村里的生活水准一直都委不错,当然这也是相对于一块红头巾都是稀罕物的年代来说的,在过惯了现代小康生活的田思思眼里,这种高生活水准和原始生活也差不离了。
她老爹田满银则是纯粹的庄稼人,本来当初去部队的是她老爹,按老爷子的安排,长子留在家里种田,但是田满银这人厚道,从小他就知道大哥最大的梦想是当兵,再说他也认为自己没大哥那么jīng明,于是田满银就悄悄地去武装部把名字改成了田满金,等征兵的来村里时,事已成定局,而且他们见田满金体格高大,身手灵活,相对于较老实的田满银来说,当然是老大比较出挑,于是他们就这么把大伯征走了。
也是以田爱国(以后都称为田爱国)对这个种地的二弟十分愧疚,对田满银一家十分照顾,经常给二弟一家寄钱寄物,不过前世她娘钟jú英却对这个田满银十分看不上,说他就是个傻bī,天上掉下这么大的一个馅饼愣是捡起来给别人,傻到他姥姥家了。
田思思也觉得田满银够傻的,要是当初是他去部队,那她现在就是部队大院的姑娘了,那起点可比现在一个农村小丫头高一座泰山了,唉,真是个傻爹啊!不过也没事,东边不亮西边亮,不还有一个后备亲妈嘛!向来乐天的田思思很快就不愁了。
另外田满银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大姐田满jú,嫁到了邻乡,老公是公社食堂的大厨,大厨在这个年代也是个让人眼热的行当,所以田满jú一家的条件也很好,二姐田满莲就嫁在镇上,是镇小学的语文老师,男人则是镇供销社的采购员。
比起两个姐姐来说,小妹田满兰就差了许多,主要是她当初非要嫁给外村的一个二流子,日子过得一烂包,吃了上顿没下顿,田奶奶心疼小闺女,总是偷偷摸摸地接济她,几个哥哥姐姐也常常帮扶着,要不然田满兰早过不下去了。
总之这个老田家除了一个小姑过得不咋的,其他的几个亲戚都是属于当时的中产阶级,而原主的养父母虽然是地里刨食的庄稼人,但是跟着二儿子生活的老爷子可是老革命gān部,参加过台儿庄战役,还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老爷子是营长,大伯田爱国是他手下的一个班长,父子齐上阵在当时还传为了一段佳话。
老爷子尽管提前退休了,但是行政级别可是11级,相当于正师级,拿的工资是200元/月,直接由省里发下来,比在部队里当师长的大伯工资还要高,田爱国的行政级别只有13级,每月工资是156元,当然这也不算低了,要知道这时的猪ròu可是只要七毛钱一斤,jī蛋四分钱一个,一般工人和老师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块钱,所以这时的月工资200元真的是一个很高的概念,比现代年薪百万的CEO还要拽十倍。
也因此,田招娣家虽然是种地的,但是因为有田老爷子这个后备大粮库,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差,只不过因为现在这个年代物资奇缺,有些东西有钱也难买到,所以在田思思看来,这种高生活水准真的不咋地。
不行,得想想办法改善生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穿好看的吃好吃的也得想办法呀,还有明天得跟爷爷爹爹说把这名字给改了,田招娣多土啊,还是田思思好听,田思思确定了以后的生活目标,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阿囡,该起chuáng了,今天是十五,可不兴躺chuáng上了。”一个慈祥的声音在田思思耳边响起,前世从来就没在九点前起过chuáng的田思思嘀咕了声,翻了个身子继续拥被大眠。
赵月半用手在田思思额头上探了探,想看看她是不是还烧着,因她刚洗过青菜,手冰凉冰凉的,田思思被冰得一个激灵,哪个王八蛋敢冰老娘的?扰人清梦可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田思思怒气冲天地坐了起来,看到chuáng边的赵月半,原主的奶奶,一个超级疼爱原主的老人。
田思思忙把已经到喉咙口的骂声使劲咽了回去,本来她还以为自己喊不出来的,哪知一见到老人慈爱的眼神,她一声“娘娘”就喊了出来,接下来再叫就一点都不困难了。
田思思撒娇地又叫了声“娘娘”(念niang三四声,奶奶的意思),她很享受这种在老人面前撒娇的感觉,前世她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与老娘关系不好,对她也不大待见,所以现在田思思一看有个这么慈祥的老太太疼爱自己,立马便进入了乖孙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