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谣_作者:春温一笑(485)

2016-07-18 春温一笑

他仔细看过这封国书,心中未免有些纳闷、好奇,“难道桓家之所以会和陵江王化解仇怨,会和这位江城公主有关么?”只这么想了片刻,他便微微笑了笑,“怎么可能?陵江王府和桓家结怨已久,怎么可能因为一位女郎便化解了?没可能的事。”
魏帝思虑过后,召来了他的十五皇子元维。
元维今年十六岁,一双眼眸明亮纯净,清隽飘逸,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魏帝看到他,威严的面容上也露出淡淡笑意。
“十五郎,你不是一直想要到南朝求学么?”魏帝微笑道:“朕便如了你的心愿吧。南朝江城公主出降,你做为使臣前去道贺,之后便在建康留下来,做一名太学生。”
元维又惊又喜,深深一揖,朗声道:“是,陛下!”
南朝的太学是最负盛名的太学了,拥有许多大儒、学者,能到那里求学,对于酷爱诗书的元维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美差。
魏帝招手命他近前,吩咐道:“你明着是到建康求学,其实是要做两件事……”小声jiāo待了几句。
元维露出惆怅的神色,“是,陛下的吩咐,臣记下了。七兄虽然失踪多年,阿母想到他还是会伤心落泪呢,若能寻找到他,那便太圆满了。”
元维也是李贵妃所生,和失踪的七皇子同母。
魏帝神色淡然,“另外一件事,也不许忘记了。”
元维神色一凛,恭敬的道:“是,臣不敢忘。”
告辞魏帝出来,元维便回府收拾行装。收拾好行装之后进宫和他生母李贵妃告别,动身去了南朝。
李贵妃很舍不得十五皇子离开她,但也知道魏帝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只好含泪送元维离开。
元维到达建康的时候,是三月二十五。
第二天就是江城公主和桓广阳的好日子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婚姻,自周代以来,神圣典雅、宁静端庄为婚礼的基本风貌。婚礼,也就是昏礼,于huáng昏时分举行,取阳往yīn来之意。元维才到建康,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尽过使臣的义务之后,特地命人在茶楼重金包下一间临窗的雅间,以便观看桓家的迎亲车队和江城公主的送嫁车队。
他倒是很想到江城公主府观礼,无奈因时下的婚礼无论南北都是奢侈成风,危害xing极大,以至于朝廷下令禁止铺张làng费,浮丽奢华,提倡婚礼俭朴。江城公主做为大梁皇帝的嫡亲孙女,身体力行这一倡议,婚事办得隆重却又简约,不举乐,不宴客,不大肆铺张,被邀请参加婚礼的只有皇室至亲、桓家至亲,外人想要观礼就不可能了。若真的想看,只能在江城公主仪仗通过的路上看几眼罢了。
吉时还没到,元维在雅间里等的有些闷,便踱了出来,听茶室中的文人雅士们闲谈议论。
厅中坐无虚席,全是衣冠人物,这会儿议论得正热烈着呢,差不多全是关于江城公主和桓十三郎的。
“算算时辰,现在五官中郎将应该出了寿康公主府,准备到宫中亲迎了吧?”一位中年男子笑着说道。

第155章

“应该是了。”他旁边一位老者捋着胡须微笑,“五官中郎将从寿康公主府出来,到宫里迎了新妇,回到寿康公主府隔壁的江城公主府。唉,这事听起来就觉得喜气洋洋的啊。”
“可不是么?母亲是公主,新妇也是公主,五官中郎将好福气。”那一桌坐的人不少,都笑着附和。
隔壁那桌上有位肤色微黑的中年人听到,不乐意了,扬声说道:“明明是江城公主有福气才对!十三郎君可是建康第一位佳公子,满京都再也没人比得上他了!因为他要和江城公主成婚,你们知道建康城中有多少妙龄女郎碎了芳心么?”
这桌老者的身边有位青年人便不服气,皱眉问道:“你怎知有人碎了芳心?道听途说的吧?”
那中年人愤愤不平,“我怎地不知?我家中几个侄女这些天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哭的我烦都烦死了!邻居家的也是!我骂了她们几句,她们还振振有辞,说不只她们在伤心,许多贵族家的小娘子也是一样,黯然神伤芳心碎!”
众人哄堂大笑。
那老者好脾气的笑道:“依老夫看,这一对新人都有福气。五官中郎将是青年俊彦,江城公主是人中龙凤,这两位正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对。”那老者的同桌纷纷表示赞同,“钟翁说的有道理,这一对新人都是出色的。十三郎君年纪轻轻已是丞相的副手,江城公主也很了不得呢,当年智退北魏三皇子的不就是她么?为我大梁赢得了林城和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