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_作者:决绝(455)

2019-04-06 决绝 民国 爽文

  这时候的医生,一般是不用口罩的。

  一直到了1897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才有人提出可以用纱巾捂住口鼻来抵御细菌,而当时,大家是直接往脸上捂一块纱巾的。

  如今,口罩在国外倒是已经有人使用了,但用的人并不多,在国内,之前压根就是没有人用的。

  但最近上海这边流行用口罩,霍二少甚至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口罩。

  而这跟穆琼写的小说《传染》有关。

  这本小说里,几乎人人戴口罩,医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防止自己被传染——虽说这不是百分百有用,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这本小说风靡上海的同时,口罩这东西,也风靡了上海。

  傅蕴安医院里的医生不见得都戴口罩给人看病,但至少每个人身边,都是带了口罩的。

  穆琼要口罩,孙大林很快就去拿了两个,然后给了穆琼一个。

  他们叫了两辆黄包车,来到目的地之后,就下了车,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红热这种病,基本都是通过飞沫传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发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边的一个可以称之为棚户区的地方,这里住的,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来都地少人多,为了活下去,很多人就会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出来找出路。

  浙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不过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本钱做商人的,他们出来了,只能打工。

  这些人随便搭几个棚子当做住处,喝水洗马桶在一条河里……其实他们中间,每年都会爆发几次传染病,只是这次比较严重而已。

  以往染病的人不多,死了就死了,都不会有医生过来。

  这地儿不是租界,甚至不在上海县城的范围里。而这里生活的人,可以说是上海最底层的了,其中很多人,甚至是连工作都没有的。

  穆琼走过去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特别脏,路边散落着垃圾和人类的粪便。

  “穆先生,我们在外面等吧。”孙大林道。

  “还是进去看看比较好。”穆琼道,直接往前走去。

  他也是怕染病的,但傅蕴安在里面……而且这次的病是猩红热,总归没那么可怕。

  虽然爆发了瘟疫,但棚户区的百姓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一个个神情麻木。

  人们在连饭都不一定能吃饱的情况下,是不会在乎是不是得病的。

  这里路很少,穆琼很快就顺着道路来到了一个破庙里。

  这里聚集着很多人,有病人,有警察,也有医生。

  过来的医生有西医也有中医,大约有十多个,再加上他们身后跟着的人,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个人,而这些人这会儿,正在熬中药给病人们吃。

  他们所有人,都是戴了口罩的,看得出来《传染》这部小说,影响了很多人。

  “《传染》里说了,预防瘟疫最要紧的,就是要消毒,保证卫生,而对已经患病的人,应该给他们吃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有人正在说着,隔着口罩,他的声音有些听不真切:“这些都是要钱的。”

  “邵医生,政府那边不拨钱。”有人道。

  先前说话的人,眉头当即皱了起来 。

  穆琼进去之后,就听到了这话,同时他目光一扫,就在人群里看到了傅蕴安。

  虽然戴着口罩,但他还是能一眼认出傅蕴安来……穆琼朝着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傅蕴安笑了笑,笑过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戴了口罩,傅蕴安怕是看不到。

  那些人都看过来了……穆琼道:“我捐一百大洋吧,给得病的人买些吃食。”

  穆琼算不得太大方的人,至少他一直都是做不到舍己为人的,但最近他得了意外之财,也就不介意花一些了。

  这些病人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的,他拿出一百个银元,应该能让他们吃好点,此外,还可以。

  “你是?”那个邵医生问。

  “他是穆琼,笔名楼玉宇。”傅蕴安介绍,又有点不赞同地看向穆琼。

  “原来你就是写《求医》的楼玉宇先生!”邵医生有点激动地看着穆琼:“我很喜欢你的书!”

  “《求医》真的是一本好书。”

  “那姓崔的一直惦记着要废除国医,据说上回他提的时候,别人就给了他一本《求医》,问他废除国医之后,想让人去何处求医……他哑口无言。”

  “楼玉宇先生,这里有很多病人,这病还容易传染,你一定要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