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沟发家记_作者:南侠小展(260)

2016-07-03 南侠小展

他咧开嘴,跑到小宝跟前,毫不避讳地牵上对方的小手,“小宝,他们都去河边看捉鱼了,咱们也去吧!”
小宝眨眨眼,“捉鱼?”
谭小山点点头,拿话诱哄道:“河水变得好高,也宽,河里有好看的鱼,金色的身子,红尾巴,白肚皮,我爹说可卖钱了!”
小宝显然很感兴趣,但又有些犹豫地看向江逸,“逸哥,和小山哥一起,能去吗?”
江逸刚刚给小家伙们上过课,河水退去之前,如果没有大人陪着谁都不许去河边。
江逸摸摸小宝的头,严肃地说:“不行,小山不算大人。”还没等小宝露出失望的表qíng,江逸话音一转,“不过逸哥是大人了,逸哥决定带你们去!”
“嗷——逸哥,我也去!”
“我也去,逸哥!”
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生怕江逸注意不到。
江逸手臂一挥,“都去!”
江逸牵着小十三,谭小山牵着小宝,乌木和阿大看着其他孩子,一群人就这么浩浩dàngdàng地出发了。
苏云起不放心地跟在后面。
其实,从他们家到河边不过百米,慢慢悠悠的几分钟也就到了。
河边已经围满了人,大伙见到江逸来了,连忙给他让出一条路。
江chūn材也在,他拉着江逸的手,无比感慨地说:“小逸啊,大伯真想问问,你是不是天上的小神仙,专门下凡来帮大伙的?”
江逸扑哧一声笑了,“大伯,您摸摸,我这个是不是血ròu之躯?哪里来的神仙哦!”
江chūn材放开他的手,指着身旁的堤坝说:“你不知道这场大雨淹了多少村子!咱们村在头上,靠近山沟地势最洼,若是没有这个第一个被淹的就得是咱们。小逸啊,你跟大伯说说,你是怎么想到修这个的?莫非你能掐会算不成?”
江逸抓抓脑袋,故作可怜地说:“大伯,我要真说出来,你别打我。”
江chūn材瞪眼,“这是好事,我打你作什么?”
江逸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避重就轻地说:“那时候我不是刚弄出来青砖么,我就想试试那砖结不结实来着……”
江chūn材脸色顿时变了。
江逸赶紧躲到苏云起后面,露出一个脑袋,qiáng调道:“大伯,刚刚说好了你不打我的!”
江chūn材缓了半天才把一口气咽下去,摆摆手,嫌弃地说:“算了算了,也算你歪打正着,救了咱们整个村子。”
江逸憨憨一笑,说:“哪有那么夸张?”
江chūn材指指河水,“你看这个水位,还差一乍就能漫过来。”
江逸这才注意到,可不是,都成地上河了——水位比河岸都高出来将近一米,没想到过了这么久都没泄下去,要是没这道堤坝拦着,别的不说,村里那些刚种下去的种子肯定得遭殃。
江chūn材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不忍之色,“咱们村这次实在是幸运,其他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啰!”
江逸心思一转,要是家里被淹了,粮食恐怕也不能吃了吧?还有那些养鱼养鸭的人家,恐怕这日子不好过呀!

第116章 救济

江逸听到那么多村子被淹的消息之后心里闷闷的,也不愿意在河边待了,他把孩子们托负给江贵照看,拉着苏云起就回了家。
江逸一边往家走,脑子里一边回想着以前跟外婆住在乡下时发生过的类似的qíng景。
也是这样一个夏末,大雨来得毫无征兆,村里的孩子们当作游戏似的在雨中嬉戏,却不知就是这样一场雨毁了多少人的家、吞掉了多少抗洪救灾的战士们的生命。
那时候也有养鸭子的人从挺远的地方开着车过来卖小鸭仔,几乎每家都会买上几只。
那时候流行赊账,若是谁家买了鸭子,卖家就会记在小账本上,等到鸭子长成了能分出公母之后,卖鸭人再过来收钱,母的给钱,公的就不用给了。
那个年代人们把脸面看得很重,尤其是乡下人,十里八乡的大伙都认识,如果有人为了几只鸭子就撒谎使心眼儿,祖宗八代都得让人念叨个遍。
那一年大水淹了卖鸭人的家乡,家里的财物账本全没了,卖鸭人抱着一丝希望到他们村来收账,虽然没有账本作凭证,村里却没有一个赖账的。
其实江逸家也不富裕,可外婆不仅十分gān脆地掏了钱,还故意多给了些。其他宽裕的人家也纷纷效仿,最后,那个卖鸭人是哭着离开他们村的。
不得不说,江逸善良的xing格大抵是受了外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