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白吃完饭,说道:“今天晚上让弟弟妹妹跟我们睡。”反正牛rǔ羊rǔ都有,“一会儿咱们去爬山。这片地方泉眼不少,温泉也有。汤池和咱们家在西京郊外的那个不太一样。咱们好好泡泡,祛祛乏。山里头有一种鱼也好,很是鲜嫩,没骨头还不腥,爹娘可得好好尝尝……”
反正度假嘛,就是吃好睡好喝好。要不是京城那一团子乱麻,他本不应该拖着刚生产完的丈母娘和那么小的崽崽们大老远地跑这儿来。
不过一个天然良港,还是不属于大周的天然良港,对阮白来说太重要了,对整个楚家来说也无比重要。
楚家的势力在大周西部,哪怕比东部的面积还要略大一些,但是先天条件就比不上东部那广袤的平原,每年花在边境线上的银子,那就跟爆管的水龙头差不多。
岭南,他们只能分一杯羹。
而这里,却是完全属于楚家的,不仅能带来大量的利益,而且也未尝不是一条退路。
在他们一家人躲在海港养膘的时候,京城却差点疯了。
阮氏抽资带来的影响力全面爆发,对京城来说几个商人和一群雇工并不太难解决。然而大年初二的晚上,京城就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到今天初七,雪越下越大,根本就没停过,很快就演变为雪灾。
大量的房屋坍塌。有钱人家还好,普通老百姓们被压塌了屋子,根本就无处可去。
遭受雪灾的还不是京城一地,整个大周的北线几乎都遭了灾。
而在糙原的重灾区,一个流言却快速地流传开来……
作者有话要说: 围着摇篮的胖子们
老三(⊙ω⊙):比儿子闺女都大。
老四(⊙ω⊙):嗯。
大胖(⊙o⊙):明明比窝小那么多!
老三(⊙ω⊙):你刚生出来的时候,还没胖球大呢。
大胖━━∑( ̄口 ̄*|||━━:不可能!
胖球:(⊙ω⊙)
大胖:( ̄ε(# ̄)☆╰╮( ̄▽ ̄///)
胖球/(ㄒoㄒ)/~~:为啥又打窝!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卧底
背靠着一座不大的石山,搭建着几个并不算大大小小的帐篷。最里面的一个帐篷看上去十分普通,甚至显得有些陈旧,却是最温暖的一个。
一个匈人青年扛着一堆木柴,推开帐篷的门,快速地走了进去,门口有几个向下的台阶,使得这个帐篷内部空间更高大,下面还铺了地龙,比起外面简直就是chūn天。
青年把木柴放在边上,又往中间的火塘里放了两根。沾了点雪花的木柴发出哔啵声,似乎带起了一点风,让架在上面的锅子晃了晃。里面滚着一锅羊杂,也不知道怎么弄的,明明很腥膻的东西,现在却飘着浓郁的ròu香。
带着点周人口音的男人的声音响起:“远古先民乌黎族人四处迁徙,寻找居住之地……”
外面的风雪声呜呜作响,用皮革制成的帐篷被chuī得像是要破裂。不过一切都是假象,坐在帐篷里的匈人青年已经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担心了。
火塘的另一边,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在给一个少年换药,一面讲着一些远古的传说故事。
男人的轮廓柔和,五官并没有匈人深刻。这是个周人商人,说是商人,医术却比他见过的巫医要高明得多。
少年听得出神,时不时问几个问题:“大周那么富庶,为什么乌黎族人要迁徙呢?”在少年的认知里,大周遍地是丰硕的粮食。周人自私,qíng愿空着那么多富饶的土地,也不分给匈人一点儿。
男人摇头苦笑:“大周富庶么?你知道大周每年有多少百姓饿死?多少百姓因为缺医少药病死?又有多少百姓死于徭役?”处理好了少年的腿伤,他站起来指了指外面的风雪,“哪怕是在京城,这样的大风雪里,每天城防司拖出去的冻死的百姓,都能堆成山。”
今年应该不会了,不过十来年前的那一次雪灾,他还历历在目。那时他爹还不过是一个翰林院的小编修,日子过得清贫,要不是同僚的接济照顾,他们一家几乎就死在那场bào风雪里。
“啊?”少年呆住了。
在一边一直默默烤着火的青年,也忍不住问道:“大周的京城如此繁华,怎么还会有人冻死饿死?”青年完全不信,“我见过一次使节大人,他说大周的京城屋顶全是金子做的,阳光照着就跟天神住的地方一样。”
“噗。”女子的笑声从边上传来,那是男人的妻子,是个匈人;看到帐篷里的三个大小男人一起向她看来,她微微低下头,小声道,“谁家会把金子当屋顶啊,皇帝也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