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见赵永慕走到跟前儿,便道:“方才他所说的,你都听见了?”
永慕垂头道:“都听见了。”
太上皇问道:“你觉得如何?”
永慕沉默片刻,说道:“的确是个高风亮节,光明磊落的xing子。”
太上皇听了这八个字,微微一笑,道:“他并没有答应认祖归宗,却想要辞官,依你之见,以后……该怎么样?”
永慕微垂着头,眼睛眨了两下儿,终于说道:“太上皇容禀,虽然说若是昭告天下,认祖归宗的话的确会引发轩然波澜,然而儿子私心里想着,毕竟是皇族血脉,金枝玉叶,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流落在外?且他打小儿也是不易,德妃娘娘又是那样……倒很该给他们一个jiāo代才是。”
太上皇眼中透出几分诧异之色,略一点头。
永慕又道:“只是有一点儿可惜。”
太上皇便问,永慕道:“本是个能臣,在工部做的也是有声有色,若是恢复了凤子龙孙的身份,以后可是无法再行事了。这是儿子的一点私心所想。”
太上皇笑了两声:“你能这样想,方是帝王之道。不管如何,要以天下为先。”
永慕叹了声:“只可惜三哥如今,无心为官了,虽然太上皇跟儿子都有心为他正名,还归宗室……然而若是他不肯……”
太上皇也不禁长叹,苦笑道:“是啊,听他方才所言,话语之中未免依然有些怨念朕的意思,而且听他的话,多半也不是不想认回来,而是怕纵然认回来,有朝一日,或许xing命不保呢?”说着,抬眸看着赵永慕。
永慕自是个格外聪慧之人,闻言早知何意,便跪地道:“若是指儿子会对三哥如何,是万万不敢也不会的。”
太上皇见他如此,道:“你起来罢,不是怪你,而是怪朕……这一次做的太过了,未免寒了他的心,才让他有那句——‘生死在皇上一句话’的认为。”
赵永慕缓缓起身:“其实也怪不得太上皇,毕竟在那个非常时候,要安定军心民心,且当时的种种证据又指向他,倒也是没有法子的。”
太上皇并不回答,只过了会儿,才又沉沉说道:“朕当时,很想将他置之死地的最主要原因,却并不是这个。”
永慕甚是意外,忽地想到方才他跟应兰风说“被jian人所惑,误会德妃”等言语,不免便想到这上头去,不料太上皇道:“朕的确曾是恨他的,然而却又怕他。正是因为这份惧意,才更想快些杀了他。”
永慕心中一惊:“儿子不懂这话。”
太上皇垂着眼皮,声音沉缓低哑:“你自然不懂,因为此事没有别人知道,连九公也是不知qíng的……”
永慕不由看向父亲:太上皇一世为君,独断专行,xingqíng又是英武激烈,哪里曾惧怕过什么人来?这一句却不知何意了。
太上皇说到这里,却微蹙眉头,索xing闭了双眸。
就在这一刹那,耳畔仿佛又响起昔日、德妃新丧之后,在那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那人如鬼魅一般闪身出现在成帝的寝宫之中,指着他道:“你害死了她,你终于……你这独夫!”
记得当时成帝痛心彻骨,bào怒道:“是你们咎由自取!jian/夫yín/妇,人人得而诛之!死不足惜!”
而他凄厉冷笑数声,又道:“好个‘死不足惜’。”咬牙切齿,望着成帝:“我要你知道……终究有一日,我会回来,会夺走你心中至为看重最不能失之物……”
成帝一愣,眼见他一步步走近,眼中燃着烈烈怒意:“我会让你也尝尝这种痛心彻骨,无力回天的滋味!”
成帝喝道:“来人!拿下这乱臣贼子!”潜藏的侍卫们一涌而出,将那道影子围在中间。
成帝冷眼相看,那人很快负伤,却兀自不倒,血流的越多,他的双眼越亮,最后他纵身一跃,杀死两个侍卫,厉声笑道:“记着……我必会回来,践我之誓!”
那魔魅般的身影所到之处,所有烛光都尽数黯灭了!
这若gān年来,太上皇几乎也不记得那一幕qíng形,到底是真的,亦或者只是因德妃的死讯……而让自己有一瞬的错乱、才自生出心魔来。
先前,应兰风第一次殿试之时,成帝瞧着那斯文清秀的青年,并没多心,只觉着有些眼熟罢了,又念他是应公府的子弟,便才格外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