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赘婿_作者:慕容红苓(219)


况且如今能gān和忠心,两者缺一不可。
这样的人物,先前就不好找,如今就更甭提了。
皇帝也只能在自己身边的侍卫中琢磨,毕竟这些龙禁尉们大多数都是自己亲自过目的,所以大部分都算是得用之人。
当然,其中的翘楚便是顾子言了。
这个孩子,算的上是根正苗红了,有皇家血脉,年轻好胜,又有几分正义之心,所以皇帝觉得略略培养一番,他就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这也是皇帝对于皇长子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主要缘故,甚至很多时候还借着太后和赵皇后之手,赏赐顾子言一些有的没的。
起初顾子言还有些惊讶的,不过在听了皇长子的暗示之后,还哪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顾子言对此也倒是喜大于忧的,不过大长公主便是截然不同了,忧大于喜的!
自己的孙子自己疼,顾家只有这么一个独苗苗了,也不知道皇帝的这份儿器重是好还是坏了。
自从儿子儿媳病逝之后,大长公主一心只想着能将孙子拉扯成人,却是从没有想过让他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只要平平安安,娶个贤惠的媳妇儿,为顾家,为自己诞下重孙子,这便是顾子言这辈子最为重要的任务了。
可惜的是,现在看来,想要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只怕还需要费些功夫时日的。
顾子言毕竟年轻,对于帝王的看重和栽培自然是欢喜的,至少面子上倍儿有光,成天地jīng神奕奕,当值时更加地卖力,也更多了几分责任心,他的这一番改变也是让皇帝欢喜的。
顾子言是个可造之材,那么就说明自己没有看错人,这简直就太好了!
史家的黑历史和小辫子虽然不多,却也足够让皇帝找到足够的理由和借口收拾史鼐兄弟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不过是多年前国子监的一场年轻人的打架罢了,如今却成为一门两侯的史家坍塌的契机。
此事虽与骆辰逸无关,却和骆家也算是有些gān系的。
毕竟当年,史鼐的儿子揍了的是骆辰迈的小舅子,不过那个时候,骆家长房与张家的亲事还未定下来罢了。
事后,史家也是派了人进行了弥补的,史鼐夫人派了婆子仆妇们去了张家赔罪的,且还奉上了不菲的财物和药材。
不过可惜的是,史家派去的人眼高于顶,不仅没有将主子们的一片心思传递过去,反倒是惹了张家的更大的不忿,恼的骆家二少奶奶的父母相继病逝,她后来嫁入骆氏之后,更是借了骆家的渠道和人脉,将弟弟送去江南的望林书院读书。
这也是大长公主宴会上骆家二少奶奶揪着史湘云不放的主要缘故,不仅仅是为了黛玉出头,却是为了回敬史家一二,以为张家是那么好欺负的吗?
骆家二少奶奶的心思别人倒是并不知道,黛玉和骆辰逸也是因此很是感激二嫂子的一片维护之qíng,却是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样的一桩隐秘。
现在此事一出,有人弹劾史鼐的儿子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又翻出了这样的陈年往事,令人诧异的同时大家也忍不住地想,自己到底有没有得罪了谁,需不需要斩糙除根。
呃,说错话了,自己哪里能是如此狠辣无qíng之人,若是果然得罪了谁,那么现在去赔罪求饶的话,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不过是个国子监的儒生罢了,又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人,纵然是打架斗殴,也不过是寻常之事,少年人么,心气儿上头了,灌上几杯huáng汤,被人怂恿几句,拎着板砖去打一架,又是多大的罪过呢?
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只不过,实在是闹不清楚到底是谁想要对付了史家,不过如今朝臣们也是jian猾的很,轻易不会涉水,哪怕是忠顺亲王呢,在没有弄清楚事qíng之前,也不会贸然地出手护着史家兄弟,哪怕他们现在实在自己人,可到底这位少了许多恣意妄为的资本,也不得不收敛,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了!
至于上皇,他才懒得理会这些呢,反正不过是些没用的东西罢了,想要让自己出手护着他们,凭什么呢?
现在的上皇已经不是几年前会护着甄家,会护着勋贵们的上皇了,自从奉圣夫人死了之后,上皇的想法便发生了改变。
老臣的凋零,骆阁老的离去对于上皇的触动更大,不过他本人比较会遮掩,永远都是一副高深莫测之态,所以众人并未察觉罢了。
现在轮到史家了,众人也不敢一拥而上地护着史家了,毕竟谁能知道这后面是不是另有猫腻呢?
当初甄家在朝堂上如日中天,甄家出事儿之后,还未等甄应嘉如何呢,朝臣们便已经抱成团,bī着皇帝对甄家下了死手。而且这几年皇帝秋后算账,将当日的那些熟悉的面孔调离的调离,外迁的外迁,朝堂上的熟面孔已经不剩多少了。